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5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细胞色素酶的简介 | 第11页 |
1.3 细胞色素P450的分布 | 第11-12页 |
1.3.1 动物体内的分布 | 第11页 |
1.3.2 植物体内的分布 | 第11-12页 |
1.3.3 微生物体内的分布 | 第12页 |
1.4 CYP450的结构 | 第12页 |
1.5 CYP450的功能 | 第12-14页 |
1.5.1 P450与固醇类激素的生物合成 | 第12-13页 |
1.5.2 P450与外源物质和内源物质的代谢 | 第13-14页 |
1.5.3 P450的催化功能 | 第14页 |
1.5.4 其它功能 | 第14页 |
1.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关于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抑制模型的建立 | 第15-28页 |
2.1 前言 | 第15-17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17页 |
2.2.2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17-18页 |
2.2.3 底物条件的确定 | 第18-19页 |
2.2.4 抑制剂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2.2.5 实验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7页 |
2.3.1 氧化还原反应的代谢产物的LC-MS图 | 第21-24页 |
2.3.2 氧化还原反应的代谢产物与抑制剂浓度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2.3.3 IC50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4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时间依赖性抑制的模型 | 第28-59页 |
3.1 前言 | 第28-30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4页 |
3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30页 |
3.2.2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3.2.3 底物的相关条件的确定 | 第31页 |
3.2.4 抑制剂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3.2.5 实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59页 |
3.3.1 单点模型 | 第34-37页 |
3.3.1.1 CYP1A2 | 第34-35页 |
3.3.1.2 CYP2C9,CYP2D6,CYP3A4,CYP2C19的单点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3.2 多点模型 | 第37-58页 |
3.3.2.1 关于1A2的研究 | 第37-41页 |
3.3.2.2 关于2C9的研究 | 第41-44页 |
3.3.2.3 关于2D6的研究 | 第44-47页 |
3.3.2.4 关于3A4的研究 | 第47-52页 |
3.3.2.4.1 在肝微粒体中米非司酮对3A4的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3.3.2.4.2 在重组酶体系中米非司酮对3A4的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3.2.5 关于2C19的研究 | 第52-58页 |
3.3.2.5.1 在人肝微粒体中噻氯匹定对2C19抑制作用的研究 | 第52-55页 |
3.3.2.5.2 在重组酶中噻氯匹定对2C19抑制作用的研究 | 第55-58页 |
3.3.3 细胞色素P450实验结果汇总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时间诱导的模型 | 第59-63页 |
4.1 前言 | 第59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59-61页 |
4.2.1 主要试剂及器材 | 第59页 |
4.2.2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59-60页 |
4.2.3 底物的相关条件的确定 | 第60页 |
4.2.4 诱导剂的确定 | 第60-61页 |
4.2.5 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| 第6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3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