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3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2 混凝土冻融破坏研究现状 | 第14-27页 |
1.2.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4-19页 |
1.2.2 受冻融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2.3 受冻融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| 第21-27页 |
1.3 冻融与荷载耦合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| 第27-30页 |
1.3.1 冻融与荷载耦合下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| 第27-29页 |
1.3.2 冻融与荷载耦合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| 第29-30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30-32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30-3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8页 |
2 冻融方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| 第38-56页 |
2.1 原材料及基本性能 | 第38-41页 |
2.2 饱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| 第41-49页 |
2.2.1 饱水试件冻融试验方法与抗冻性评价指标 | 第41-45页 |
2.2.2 饱水冻融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6页 |
2.2.3 饱水冻融试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6-49页 |
2.3 非饱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| 第49-54页 |
2.3.1 非饱水混凝土冻融环境与试件准备 | 第49页 |
2.3.2 非饱水混凝土冻融试验方法 | 第49-51页 |
2.3.3 非饱水混凝土冻融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3 受冻融混凝土毛细吸收性能研究 | 第56-90页 |
3.1 毛细吸收理论 | 第57-59页 |
3.2 毛细吸水试验曲线 | 第59-60页 |
3.3 毛细吸水试验方法 | 第60-62页 |
3.4 毛细吸水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2-66页 |
3.4.1 水灰比 | 第62-63页 |
3.4.2 干燥温度 | 第63-65页 |
3.4.3 水浸没深度 | 第65页 |
3.4.4 环境温度和湿度 | 第65-66页 |
3.5 受冻融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 | 第66-75页 |
3.5.1 非引气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2页 |
3.5.2 引气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2页 |
3.5.3 受冻融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研究 | 第72-75页 |
3.6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的吸水性能 | 第75-85页 |
3.6.1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短期吸水性能 | 第77页 |
3.6.2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长期吸水性能 | 第77-78页 |
3.6.3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经磨损后短期吸水性能 | 第78-84页 |
3.6.4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水分侵入机理分析 | 第84-8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4 受冻融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能研究 | 第90-114页 |
4.1 试验概况 | 第90-93页 |
4.2 受冻融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能 | 第93-100页 |
4.2.1 冻融损伤对氯离子侵入的影响 | 第93-97页 |
4.2.2 暴露时间对氯离子侵入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4.2.3 水胶比对氯离子侵入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4.3 受冻融混凝土氯离子侵入和吸水性能比较 | 第100-101页 |
4.4 受冻融混凝土氯离子侵入预测模型 | 第101-110页 |
4.4.1 基本假定 | 第102-103页 |
4.4.2 冻融损伤的影响 | 第103-104页 |
4.4.3 冻融剥落的影响 | 第104-106页 |
4.4.4 模型验证与应用 | 第106-11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4页 |
5 受冻融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耐久性能研究 | 第114-137页 |
5.1 试验概况 | 第114-119页 |
5.2 外涂防水层厚度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19-123页 |
5.2.1 水泥基基体类型的影响 | 第120-121页 |
5.2.2 混凝土成型表面的影响 | 第121-122页 |
5.2.3 冻融损伤的影响 | 第122-123页 |
5.3 室外暴露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23-129页 |
5.3.1 暴露 1 年后碳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23-126页 |
5.3.2 暴露 1 月后氯离子侵入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26-129页 |
5.4 单面盐冻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29-134页 |
5.4.1 内掺和外涂防水混凝土盐冻剥落结果 | 第129-131页 |
5.4.2 冻融损伤混凝土表面处理后的盐冻剥落结果 | 第131-133页 |
5.4.3 机理分析 | 第133-13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34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37页 |
6 冻融与荷载耦合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| 第137-162页 |
6.1 试验概况 | 第137-143页 |
6.2 非引气混凝土冻融后与钢筋粘结性能分析 | 第143-155页 |
6.2.1 冻融与拉拔破坏特征 | 第143-144页 |
6.2.2 冻融后未持载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 | 第144-146页 |
6.2.3 冻融后持载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 | 第146-147页 |
6.2.4 冻融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粘结性能退化机理分析 | 第147-155页 |
6.3 引气混凝土冻融后与钢筋粘结性能分析 | 第155-159页 |
6.3.1 冻融与拉拔破坏特征 | 第155-156页 |
6.3.2 冻融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 | 第156-158页 |
6.3.3 冻融后引气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机理分析 | 第158-15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59-1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0-162页 |
7 受冻融 SHCC 修复试件粘结性能研究 | 第162-174页 |
7.1 试验概况 | 第162-166页 |
7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66-172页 |
7.2.1 SHCC 修复材料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| 第166-168页 |
7.2.2 修复层配横向钢筋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| 第168-170页 |
7.2.3 冻融对 SHCC 修复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 | 第170-172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172-1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3-174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74-179页 |
8.1 结论 | 第174-177页 |
8.2 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77-178页 |
8.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78-179页 |
致谢 | 第179-18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