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作者简介 | 第5-6页 | 
| 摘要 | 第6-8页 | 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 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 
| 1.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 
| 第二章 线性盲多用户检测 | 第18-30页 | 
| 2.1 多用户检测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2页 | 
| 2.1.1 多用户检测器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 
| 2.1.2 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测度 | 第19-21页 | 
| 2.1.3 盲多用检测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2页 | 
| 2.2 同步 CDMA 信号模型 | 第22-24页 | 
| 2.3 盲线性 MMSE 检测器 | 第24-29页 | 
| 2.3.1 直接矩阵求逆 | 第24-25页 | 
| 2.3.2 子空间法 | 第25-27页 | 
| 2.3.3 失配问题 | 第27-29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 
| 第三章 基于 CMOE 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| 第30-48页 | 
| 3.1 线性多用户检测器的典范表示 | 第30-31页 | 
| 3.2 LMS 算法 | 第31-33页 | 
| 3.3 RLS 算法 | 第33-34页 | 
| 3.4 变步长 NLMS 算法 | 第34-40页 | 
| 3.4.1 CMOE 检测器的另一种表示 | 第34-35页 | 
| 3.4.2 NLMS 算法 | 第35-39页 | 
| 3.4.3 仿真分析 | 第39-40页 | 
| 3.5 可变遗忘因子 RLS 算法 | 第40-45页 | 
| 3.5.1 变遗忘因子 RLS 算法 | 第40-42页 | 
| 3.5.2 仿真分析 | 第42-45页 | 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8页 | 
| 第四章 基于正则化的盲多用户检测 | 第48-68页 | 
| 4.1 正则化方法的数学基础 | 第48-54页 | 
| 4.1.1 反问题与第一类算子方程 | 第48页 | 
| 4.1.2 第一类算子方程的不适定性 | 第48-50页 | 
| 4.1.3 求解不适定问题的基本思路 | 第50页 | 
| 4.1.4 正则算子 | 第50-51页 | 
| 4.1.5 Tikhonov 正则化 | 第51-52页 | 
| 4.1.6 Hilbert 空间下的 Tikhonov 泛函 | 第52-54页 | 
| 4.2 基于 Tikhonov 正则化的盲多用户检测 | 第54-62页 | 
| 4.2.1 DS-CDMA 系统模型 | 第55-56页 | 
| 4.2.2 基于 Tikhonov 正则化的算法 | 第56-59页 | 
| 4.2.3 一般形式的正则化盲多用户检测 | 第59-62页 | 
| 4.3 基于协方差矩阵锥化的正则化盲多用户检测 | 第62-66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 
| 第五章 Tikhonov 正则化盲多用户检测的性能分析 | 第68-90页 | 
| 5.1 理论性能分析 | 第68-76页 | 
| 5.1.1 干扰用户功率相等的等相关信号 | 第71-74页 | 
| 5.1.2 理想功率控制的等相关信号 | 第74-76页 | 
| 5.1.3 理想功率控制的正交信号 | 第76页 | 
| 5.2 模拟实例 | 第76-84页 | 
| 5.3 仿真分析 | 第84-87页 | 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87-90页 | 
| 第六章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多用户检测 | 第90-108页 | 
| 6.1 独立分量分析基本理论 | 第90-96页 | 
| 6.1.1 ICA 的数学模型 | 第91页 | 
| 6.1.2 ICA 的可辨识性和不确定性 | 第91-92页 | 
| 6.1.3 ICA 的非高斯性测度 | 第92-94页 | 
| 6.1.4 ICA 的预处理 | 第94-96页 | 
| 6.2 基于负熵的 FastICA 算法的盲多用户检测 | 第96-98页 | 
| 6.3 正则化 ICA 盲多用户检测 | 第98-101页 | 
| 6.4 仿真分析 | 第101-105页 | 
| 6.5 本章小结 | 第105-108页 | 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8-110页 | 
| 7.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08-109页 | 
| 7.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109-110页 | 
| 致谢 | 第110-11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112-120页 | 
|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20-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