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人体目标的跨视域识别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跨视域识别的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跨视域识别的难点第13页
    1.3 基于表观特征的跨视域识别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线特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颜色特征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点特征和局部特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步态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组合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时空信息对跨视域识别的辅助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摄像机网络的拓扑估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时空信息对跨视域识别的辅助第19-21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1-23页
第二章 跨视域识别的研究基础第23-41页
    2.1 单摄像机目标跟踪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运动目标的检测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轨迹的定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目标的跟踪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速度的估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遮挡处理第30-35页
    2.2 跨视域识别的基本框架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表观数据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跨视域识别的三种基本框架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系统性能的评估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2.3 表观相似度的度量第4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跨视域识别中的表观特征第41-58页
    3.1 模糊空间颜色直方图第41-44页
    3.2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3.3 应用方式第45页
    3.4 模糊前景第45-46页
    3.5 特征评估实验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无重叠视域视频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VIPeR 数据集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SARC3D 数据集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实验小结第5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四章 表观数据库的学习方法第58-89页
    4.1 摄像机网络拓扑信息的估计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出入口的检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摄像机网络拓扑信息的估计第60-62页
    4.2 学习表观数据库的基本思想第62-63页
    4.3 表观数据库的离线学习第6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可靠的行人特征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复性的判断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特征聚类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特征关联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图的合并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自检验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表观数据库的建立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表观数据库的离线学习框架第73-74页
    4.4 表观数据库的在线学习第74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特征池的更新规则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表观数据库的在线学习框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摄像机网络中常驻人数的估计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更新前后表观数据库间的关联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行人模型的删除与保留第84页
    4.5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4.6 可行性测试第85-8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五章 跨视域识别第89-93页
    5.1 基于表观数据库的跨视域识别第89-91页
    5.2 特征的融合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糊空间颜色直方图与高宽比的融合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时空信息的融合第91-9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92-93页
第六章 系统综合实验第93-115页
    6.1 系统的构成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离线模式的工作方式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在线模式的工作方式第95页
    6.2 实验设置第95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室内视频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室外视频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比较对象第99-100页
    6.3 离线模式验证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室内实验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室外实验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计算时间的分析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实验小结第104-105页
    6.4 在线模式验证第105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室内实验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室外实验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计算时间的分析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实验小结第11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13-115页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15-118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115-116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27页
致谢第127-12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29-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化软件运行时交互行为过程特性分析
下一篇:输电线路雷电暂态综合建模及仿真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