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铜和银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3页 |
1.2 铜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世界铜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中国铜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铜矿石类型 | 第15页 |
1.3 银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1 世界银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中国银资源分布现状 | 第16页 |
1.3.3 银矿床类型 | 第16-17页 |
1.4 高压辊磨机介绍 | 第17-18页 |
1.5 铜矿选矿技术进展 | 第18-25页 |
1.5.2 选矿工艺进展 | 第18-21页 |
1.5.3 选矿药剂 | 第21-23页 |
1.5.4 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利用 | 第23-24页 |
1.5.5 废铜回收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6 银矿选矿技术进展 | 第25-26页 |
1.7 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试验矿样、药剂、仪器及方法 | 第29-33页 |
2.1 试验矿样制备 | 第29页 |
2.2 试验主要药剂 | 第29-30页 |
2.3 仪器设备 | 第30页 |
2.4 试验研究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4.1 矿样制备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4.2 浮选试验 | 第31页 |
2.4.3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武平含铜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| 第33-37页 |
3.1 矿石多元素分析 | 第33页 |
3.2 矿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| 第33页 |
3.3 矿石及矿物存在特征 | 第33-34页 |
3.4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| 第34-35页 |
3.4.1 矿石矿物嵌布特性 | 第34-35页 |
3.4.2 矿物嵌布粒度分析 | 第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原矿石碎磨产品特性分析 | 第37-43页 |
4.1 破碎产品特性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1.1 破碎产品粒度组成特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1.2 不同破碎方式产品微裂纹分析 | 第38页 |
4.1.3 不同破碎产品可磨度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4 不同破碎方式产品球磨机处理能力对比 | 第40页 |
4.2 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特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浮选试验研究 | 第43-73页 |
5.1 铜银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| 第43-58页 |
5.1.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| 第43-45页 |
5.1.2 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 | 第45-50页 |
5.1.3 捕收剂配比条件试验 | 第50-53页 |
5.1.4 铜银混合浮选闭路流程试验 | 第53-56页 |
5.1.5 不同碎磨方式矿样同流程闭路试验比较 | 第56-58页 |
5.2 铜银分离试验研究 | 第58-69页 |
5.2.1 常规破碎矿样铜银分离试验 | 第58-64页 |
5.2.2 高压辊终粉磨矿样铜银分离试验 | 第64-69页 |
5.3 铜银混合浮选-铜银分离闭路试验 | 第69-71页 |
5.3.1 常规破碎矿样铜银混合浮选-铜银分离闭路试验 | 第69-70页 |
5.3.2 高压辊终粉磨矿样铜银混合浮选-铜银分离闭路试验 | 第70-71页 |
5.3.3 铜银混合浮选-铜银分离闭路试验对比 | 第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6章 物料特性影响浮选结果的机理研究 | 第73-87页 |
6.1 常规破碎-球磨矿样曲线拟合 | 第74-77页 |
6.2 辊面压力3.5N/mm~2破碎-球磨矿样曲线拟合 | 第77-79页 |
6.3 辊面压力5.5N/mm~2破碎-球磨矿样曲线拟合 | 第79-81页 |
6.4 高压辊终粉磨矿样曲线拟合 | 第81-83页 |
6.5 数据拟合结果分析 | 第83-85页 |
6.6 单体解离度测定 | 第85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