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Logistic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、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论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16-17页
2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第17-25页
   ·信用风险含义及特点第17-19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含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第21-24页
     ·真实票据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资金转换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2页
     ·预期收入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资金总库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3页
     ·资金配置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3页
     ·资产分散理论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第25-36页
   ·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专家制度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贷款评级法第26页
     ·基于财务指标的信用评分法第26-27页
   ·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27-32页
     ·KMV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·Credit Metrics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Credit Risk+模型第30页
     ·Credit Portfolio View模型(CPV模型)第30-32页
   ·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》下的信用风险度量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标准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内部评级法第33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4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研究第36-44页
   ·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现状第36-41页
     ·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评价第38-41页
   ·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第41-42页
   ·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5、LOGISTIC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实证研究第44-64页
   ·LOGISTIC模型简介第44-47页
   ·LOGISTIC模型在自然人贷款的信用风险中的实证研究第47-55页
     ·模型数据及指标的选取第47-48页
     ·Logistic回归模型在自然人贷款中的应用第48-55页
   ·LOGISTIC模型在企业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度量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·数据及变量的选取第55-56页
     ·Logistic模型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4页
6、政策建议及展望第64-67页
   ·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第64-65页
   ·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后记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A股行业溢价研究
下一篇:企业逆向物流实施主体的博弈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