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李颀与盛唐精神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5-15页
    第一节、李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5-9页
    第二节、盛唐精神与“盛唐气象”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第三节、本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问题第14-15页
第一章 、盛唐精神之内涵、特点及诗化表达第15-24页
    第一节、盛唐精神的内涵、特点第16-20页
    第二节、“盛唐气象”:盛唐精神的诗化表达第20-24页
第二章 、李颀思想、处世与盛唐精神第24-45页
    第一节、“应须在缙绅”的儒家主导思想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积极执著的仕进心态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道、佛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第29-31页
    第二节、“出处同归”的仕隐观与行为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齐出处、等仕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自在无为的政治理想第33-35页
    第三节、自由适意的人生理想与实践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频繁而广泛的交游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道教、佛教的参悟第41-45页
第三章 、李颀诗歌与盛唐精神第45-61页
    第一节、以功业为重的慷慨别情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悲同侪之不遇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赞友朋之为政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抒失意之愤懑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发慷慨之悲声第51-53页
    第二节、盛唐精神理想人格的体认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狂士的知音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高士的仰慕者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神的自画像第59-61页
第四章 、李颀诗歌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1-75页
    第一节、李颀诗歌风格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雄浑悲壮”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隽爽自然”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6-68页
    第二节、李颀诗歌体式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七古与“盛唐气象”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七律与“盛唐气象”第72-75页
结语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吴敏树诗歌中的水意象
下一篇:试析《老妇还乡》中的正义及资本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