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2 研究问题 | 第10页 |
3 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| 第11-17页 |
·独立审计需求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文献回顾 | 第13-17页 |
第二章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管理 | 第17-27页 |
·美国独立审计市场的起源 | 第17-21页 |
·私人产权思想及历史渊源 | 第17-18页 |
·两权分离使产权所有者及管理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渴望 | 第18-19页 |
·民间独立审计职业的形成 | 第19-21页 |
·从自律管制到独立管制政府角色的转变 | 第21-23页 |
·1929 年以前政府对行业的“自由放任” | 第21-22页 |
·行业自律管制蓬勃发展,政府“力不从心”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从不断削弱自律管制权利到实施独立管制 | 第23页 |
·美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定位 | 第23-27页 |
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权利始终处于法律的授权下 | 第24页 |
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机构必须拥有专业性 | 第24页 |
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管理 | 第27-39页 |
·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来自政府推动下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| 第27-30页 |
·改革开放政策促使行业恢复 | 第27-28页 |
·经济体制改革为审计市场提供需求,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推动行业“走出去” | 第29-30页 |
·行业管理权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配置 | 第30-34页 |
·财政部门和中注协 | 第30-31页 |
·财政部门与审计机关 | 第31-33页 |
·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| 第33-34页 |
·政府推动改进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 | 第34-39页 |
·国有事业单位制(“挂靠”制) | 第34-35页 |
·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 | 第35页 |
·特殊普通合伙制 | 第35-39页 |
第四章 比较分析中美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方式 | 第39-49页 |
·意识形态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美国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 | 第39-40页 |
·中国权力至上的意识形态 | 第40-41页 |
·审计需求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从信息理论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从保险理论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制度变迁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分析结论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转变中国政府主导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 | 第49-57页 |
·转型背景和阻力 | 第49-51页 |
·转型须转变思想意识 | 第51页 |
·转变须重新配置行业管理权 | 第51-53页 |
·转变须完善独立审计市场环境 | 第53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局限 | 第57-59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本研究的局限性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表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