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--脂肪族化合物(无环化合物)的生产论文--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--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论文

环己烷氧化制己二酸过程中的液液和固液相平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8-11页
第1章 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 1.1 己二酸的生产能力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己二酸工业生产方法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苯酚工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环己烷工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环己烯工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C_4烯烃工艺第13页
    1.3 己二酸的绿色合成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钴盐催化剂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子筛催化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含钨催化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仿生催化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分析测试部分第18-33页
    2.1 文献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分析方法简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己烷氧化体系中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第1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气相色谱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液相色谱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过氧化物含量测定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第22页
    2.3 分析条件讨论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气相色谱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液相色谱条件第23-29页
    2.4 定量分析方法的确定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分析方法的验证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环己烷氧化体系中的液液相平衡研究第33-56页
    3.1 文献综述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液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液液相平衡的关联与预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环己烷氧化体系中的液液相平衡研究第36页
    3.2 实验装置与技术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设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过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物系的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验证第37-39页
    3.3 液液相平衡数据与相图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-环己烷-醋酸三元物系的 LLE 数据与相图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-环己烷-环己醇三元物系的 LLE 数据与相图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-环己烷-环己酮三元物系的 LLE 数据与相图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水-环己醇-环己酮三元物系的 LLE 数据与相图第48-51页
    3.4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活度系数模型的选取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NRTL 方程回归数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结果和讨论第5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4章 环己烷氧化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研究第56-77页
    4.1 文献综述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影响固液平衡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固液相平衡的关联与预测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环己烷氧化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研究第59页
    4.2 实验装置与技术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设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过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物系的确定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验证第60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己二酸在不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戊二酸在不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丁二酸在不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第69-73页
    4.4 固液平衡中 NRTL 模型参数的计算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NRTL 方程回归数据第74-7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结论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4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β-环糊精与小分子作用的药物释放体系研究
下一篇:大亚湾石化园区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