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人生美学思想的现代解读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论:道是生命与美之源 | 第9-17页 |
第一章 人生审美境界论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道: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之维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“自然而然”,超越万有的审美境界 | 第20-26页 |
一、“自然而然” | 第20-24页 |
二、追求无限,超越万有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人生审美态势论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“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”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理想人格的代表——“圣人” | 第29-34页 |
一、“圣人”的人格态势 | 第29-30页 |
二、“圣人”态势的美学意味 | 第30-31页 |
三、“涤除玄鉴”的心智建构 | 第31-32页 |
四、重生、贵生的审美追求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人生审美体验论 | 第34-50页 |
第一节 “味无味” | 第34-38页 |
一、作为体“道”的方式——“味” | 第35-36页 |
二、“味无味”中“味”、“无味”两个范畴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“道法自然” | 第38-41页 |
第三节 “守静笃,致虚极” | 第41-44页 |
一、虚的功夫——虚其心,收心去欲 | 第41-43页 |
二、静的功夫——静其思,物我两忘 | 第43-44页 |
第四节 “清静” | 第44-50页 |
一、“无为而无不为” | 第46-47页 |
二、“物我相融”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