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目录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8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-9页
    1.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简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优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第11页
    1.3 电解质中锂离子传导机理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液态电解质导电机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陶瓷/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离子液体电解质导电机理第13页
    1.4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要求第13-14页
    1.5 锂离子电池电极改性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设计制备纳米结构电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调控结晶度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引入结构缺陷第15页
    1.6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改性方法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修饰聚合物基体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选择合适的锂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优化有机增塑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掺杂无机粒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添加离子液体第19-20页
    1.7 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现状和挑战第20-21页
    1.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-23页
第2章 接枝共聚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第23-53页
    2.1 实验部分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体的合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多孔膜的制备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电解质膜的制备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组装测试电池第28-30页
    2.2 主要仪器和分析表征方法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分析表征方法第31-3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7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共聚物结构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微观形貌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学性能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力学性能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吸液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保液性能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离子电导率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首次充放电性能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循环性能第49-5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0-53页
第3章 总结和展望第53-55页
    3.1 总结第53-54页
    3.2 展望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柔性直流输电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与研究
下一篇:光伏发电及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