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产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IVF中的应用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13-22页 |
2.1 复发性流产 | 第13-17页 |
2.1.1 染色体异常 | 第13-14页 |
2.1.2 母体内分泌失调 | 第14-15页 |
2.1.3 免疫功能异常 | 第15页 |
2.1.4 母体生殖道的异常 | 第15-16页 |
2.1.5 生殖道感染 | 第16页 |
2.1.6 遗传性血栓倾向 | 第16-17页 |
2.2 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在体内的表达 | 第17-22页 |
2.2.1 催产素 | 第17页 |
2.2.2 催产素的作用 | 第17-19页 |
2.2.3 淋巴细胞免疫疗法 | 第19-20页 |
2.2.4 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及治疗手段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3.1 资料 | 第22-23页 |
3.1.1 纳入标准 | 第22页 |
3.1.2 周期选择标准 | 第22-23页 |
3.1.3 排除标准 | 第23页 |
3.2 方法 | 第23-26页 |
3.2.1 常规 IVF-ET 降调节长方案 | 第23-24页 |
3.2.2 常规保胎治疗 | 第24页 |
3.2.3 催产素受体拮抗剂使用 | 第24页 |
3.2.4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2.5 随诊 | 第25页 |
3.2.6 对照组设计 | 第25页 |
3.2.7 观察组设计 | 第25页 |
3.2.8 统计学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26-27页 |
4.1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 | 第26页 |
4.2 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结局比较 | 第26-27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4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