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8页 |
1.1.1 量子相干性和退相干 | 第16-18页 |
1.2 开放量子系统的及主方程的应用 | 第18-21页 |
1.3 本文工作切入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| 第23-31页 |
2.1 量子体系的状态表示 | 第23-26页 |
2.1.1 波函数 | 第23-24页 |
2.1.2 狄拉克符号 | 第24-25页 |
2.1.3 密度矩阵 | 第25-26页 |
2.1.4 力学量和算符 | 第26页 |
2.2 孤立量子系统的演化模型 | 第26-31页 |
2.2.1 量子态的演化方程 | 第27-28页 |
2.2.2 三大绘景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开放量子系统马尔科夫主方程的推导 | 第31-41页 |
3.1 开放量子系统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1.1 Born-Markov近似 | 第32-33页 |
3.2 与热库耦合情况下一般马尔科夫过程 | 第33-34页 |
3.3 阻尼谐振子的主方程 | 第34-38页 |
3.4 二能级原子的主方程 | 第38-41页 |
3.4.1 赝自旋描述二能级系统 | 第38页 |
3.4.2 原子主方程的推导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LindBlad型量子主方程的求解 | 第41-55页 |
4.1 C-数等效法求解主方程 | 第41页 |
4.2 特征函数法 | 第41-45页 |
4.2.1 Wigner函数方程 | 第42-43页 |
4.2.2 P表象下的C-数等效方程 | 第43-45页 |
4.3 Q表象下的F-P方程 | 第45-46页 |
4.4 矩阵元方程组法 | 第46-48页 |
4.5 超算符方法 | 第48-55页 |
4.5.1 主方程的Kraus算符解 | 第48-52页 |
4.5.2 C-数方法与超算符方法的特点 | 第52-55页 |
第五章 Ket-Bra纠缠态方法 | 第55-63页 |
5.1 Ket-Bra纠缠态及其性质 | 第55-56页 |
5.2 主方程的求解 | 第56-58页 |
5.3 二能级原子主方程 | 第58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3页 |
第六章 二能级原子耗散主方程 | 第63-71页 |
6.1 系统初态及共生纠缠度 | 第64-66页 |
6.2 有限温度情况下系统共生纠缠度的演化 | 第66-68页 |
6.3 零温以及高温极限下的纠缠演化 | 第68-69页 |
6.4 总结 | 第69-71页 |
第七章 含时外场中Qubit耗散主方程 | 第71-81页 |
7.1 Qubit耗散主方程及其求解 | 第71-73页 |
7.2 自旋链的退相干演化及其终稳态 | 第73-76页 |
7.3 无耦合Qubit间的纠缠演化 | 第76-79页 |
7.4 总结 | 第79-81页 |
第八章 2-Qubit XYZ开放自旋链主方程 | 第81-89页 |
8.1 共生纠缠度的动力学演化 | 第83-85页 |
8.2 自旋链的最终稳态 | 第85-87页 |
8.3 结论 | 第87-89页 |
第九章 N-Qubit XXZ开放自旋链主方程 | 第89-99页 |
9.1 N-Qubit自旋链及其主方程 | 第89-92页 |
9.1.1 N-Qubit XXZ型自旋链主方程的求解 | 第91-92页 |
9.2 不同初态下主方程的求解 | 第92-95页 |
9.3 开放自旋链的动力学演化 | 第95-97页 |
9.4 结论 | 第97-99页 |
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9-101页 |
10.1 文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10.2 未来展望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