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土力学论文

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决策优化研究--吊罗山滑坡监测预测示范基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滑坡稳定性分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边坡灾害治理及方案优化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4-16页
2 吊罗山滑坡灾害现状及示范基地地质环境背景第16-29页
    2.1 吊罗山边坡灾害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吊罗山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概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吊罗山滑坡地质灾害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吊罗山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素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吊罗山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示范基地地质环境背景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质地貌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层岩性特征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质构造、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气象及水文条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人类工程活动第27-2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3 示范基地监测系统第29-46页
    3.1 监测的重要性及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监测的重要性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边坡监测的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 3.2 吊罗山基地监测方案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3.3 监测系统设备及安装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表位移监测系统设备及安装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深部位移监测系统设备及安装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地下水位、雨量和土壤湿度(墒情)监测系统设备及安装第35-37页
    3.4 监测云平台的建立及数据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监测云平台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据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4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第46-60页
    4.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定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定量分析第47页
    4.2 吊罗山监测基地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吊罗山监测基地边坡定量评价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滑动面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稳定性分析参数的确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稳定性分析工况的确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确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传递系数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强度折减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稳定性计算第53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5 边坡治理方案决策优化分析第60-75页
    5.1 边坡治理方法第61页
    5.2 边坡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案选择思路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治理方案选择的思路第62-63页
    5.3 边坡治理方案综合评价方法—改进的主客观赋权法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客观赋权法理论依据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改进的主客观赋权法第66-69页
    5.4 吊罗山滑坡监测预测示范基地综合治理方案决策优化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综合治理方案选择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边坡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划分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各方案的综合评价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传统优化方法与改进的主客观赋权法对比第72-7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附录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小零件的图像识别及自动装配研究
下一篇: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