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1.3 研究目标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| 第23-32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3页 |
2.2 采样时间和站位 | 第23-24页 |
2.3 数据和方法 | 第24-32页 |
2.3.1 颗粒物浓度 | 第24-25页 |
2.3.2 叶绿素浓度 | 第25页 |
2.3.3 降雨量 | 第25页 |
2.3.4 颗粒物吸收 | 第25-26页 |
2.3.5 遥感反射率 | 第26-27页 |
2.3.6 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 | 第27-31页 |
2.3.7 气溶胶产品数据 | 第31页 |
2.3.8 统计方法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Landsat 8 OLI大气校正 | 第32-40页 |
3.1 Landsat 8 OLI大气校正原理与流程 | 第32-35页 |
3.2 Landsat 8 OLI大气校正产品验证 | 第35-38页 |
3.3 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总悬浮物浓度估算经验模型构建与验证 | 第40-50页 |
4.1 总悬浮物光谱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 基于实测光谱数据的悬浮物波段敏感性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3 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的悬浮物波段敏感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4 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| 第45-48页 |
4.5 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总悬浮物浓度估算半分析模型构建与验证 | 第50-59页 |
5.1 实测高光谱半分析模型构建 | 第50-53页 |
5.2 实测高光谱半分析模型的精度评价 | 第53-55页 |
5.3 Landsat 8 OLI半分析模型构建 | 第55-57页 |
5.4 Landsat 8 OLI半分析模型精度评估 | 第57-58页 |
5.5 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总悬浮物浓度时空分布与主要影响因素 | 第59-66页 |
6.1 总悬浮物浓度时空分布 | 第59-62页 |
6.2 总悬浮物浓度主要影响因素 | 第62-65页 |
6.3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7.1 论文主要结论 | 第66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8页 |
在读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取得的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