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地方工业经济论文

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机制研究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影响工业用地价格的相关要素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我国工业用地价格的政策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关于工业用地价格机制相关问题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-22页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2-26页
    2.1 基础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租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价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工业用地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其他相关土地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3 价格机制理论第25-26页
第3章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政策的演变第26-32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域的界定及概况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区域的界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区域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政策的历史演变第28-32页
第4章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第32-48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第32页
    4.2 数据库建立第32-33页
    4.3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特征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的纵向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的横向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准地价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工业与居住用地价格水平对比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土地成交溢价情况对比分析第40页
    4.4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土地政策因素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土地成本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土地的个别因素第45-48页
第5章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8-56页
    5.1 工业用地价格决定机制缺乏合理设计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政府主导定价,定价缺乏细分标准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土地政策影响公平,地价博弈现象严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土地出让方式缺乏弹性,土地利用市场化程度低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土地评估机构缺乏独立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土地价格评估方法科学性不足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工业用地底价形成过程行政化第51页
    5.3 工业用地价格调控机制未有效运行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未建立灵活弹性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未建立完善的基准地价更新体系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未建立工业与居住用地比价机制第52-53页
    5.4 工业用地价格监管机制缺乏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缺乏工业用地价格公示制度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缺乏有效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第53-56页
第6章 南京市工业用地价格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第56-64页
    6.1 工业用地价格决定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淡化政府主导,发挥市场作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调整政绩考核体系,清理土地优惠政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转变土地出让方式,推行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缩减出让审批流程,创新行政审批模式第57-58页
    6.2 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构建公开的价格评审制度第59页
    6.3 工业用地价格调控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建立动态的价格调节机制,适当提高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推行弹性供地制度,适当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合理调整土地供给结构,建立工业与居住用地比价机制第60-61页
    6.4 工业用地价格监管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第61-64页
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7.1 本文得出的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7.2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
下一篇:安徽省太湖县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