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HSUPA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干扰抵消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目前抗多径效应的技术及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4 HSUPA新突破 | 第13页 |
1.3 本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论文的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WCDMA系统体系结构及物理层技术 | 第15-25页 |
2.1 WCDMA系统框架 | 第15页 |
2.2 WCDMA物理层技术 | 第15-17页 |
2.2.1 专用传输信道 | 第16页 |
2.2.2 公共传输信道 | 第16-17页 |
2.3 WCDMA R99上行专用物理信道 | 第17-19页 |
2.3.1 WCDMA R99上行专用物理信道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3.2 WCDMA R99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帧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4 HSUP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 | 第19-24页 |
2.4.1 HSUP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4.2 HSUPA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帧结构 | 第20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WCDMA中的RAKE接收机 | 第25-45页 |
3.1 无线信道理论 | 第25-28页 |
3.1.1 多径时延与相干带宽 | 第26-27页 |
3.1.2 多普勒频移与相干时间 | 第27-28页 |
3.2 RAKE接收原理 | 第28-31页 |
3.3 多径搜索 | 第31-38页 |
3.3.1 多径搜索原理 | 第31-33页 |
3.3.2 多径检测的工程实现 | 第33-38页 |
3.4 信道估计 | 第38-44页 |
3.4.1 信道估计与信道补偿的推导 | 第38-39页 |
3.4.2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 | 第39-41页 |
3.4.3 WCDMA中的算法仿真 | 第41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HSUPA中的改进的RAKE接收机设计 | 第45-64页 |
4.1RAKE系统模型 | 第45-46页 |
4.2 基于均衡的RAKE接收机算法 | 第46-51页 |
4.2.1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 | 第47-48页 |
4.2.2 自适应线性均衡器 | 第48-49页 |
4.2.3 G-Rake | 第49-51页 |
4.3 联合判决反馈的HSUPA接收机设计 | 第51-55页 |
4.3.1 系统结构框图 | 第51-52页 |
4.3.2 关键算法设计 | 第52-55页 |
4.4 链路仿真设计 | 第55-59页 |
4.4.1 仿真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4.2 仿真参数设定 | 第57-59页 |
4.5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9-63页 |
4.5.1 仿真结果 | 第59-62页 |
4.5.2 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