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学论文--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--区域经济学论文

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研究--西北地区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·特色与创新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方面第14页
     ·评价模型方面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方面第14-15页
第二章 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基础第15-28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基本概念及其解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第16-18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进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进展第20-23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·相互依赖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系统论思想第24页
     ·协同论思想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念第25-26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内涵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协调和协调发展第26页
     ·城乡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第26-27页
   ·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 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第28-44页
   ·西北地区城乡关系发展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·基于地级市(区)为研究单元的理由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地级市区域中心城市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地级市区域是省域、次国家级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第30页
     ·地级市区域的复杂多样性与发展的多层次性第30页
   ·西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第30-43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评价方法与步骤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·乡村综合发展指数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第41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 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相关分析第44-57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变异系数第49页
  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·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 西北地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第57-61页
   ·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,加快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57页
   ·加快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,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第57-58页
   ·加强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,创造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第58-59页
   ·实施多元城镇化战略,缩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第59-60页
   ·实施科教振兴战略,为西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60-61页
结语第61-63页
 1 结论第61页
 2 不足与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启示
下一篇: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