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完善--以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视角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1页
1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基本理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第三人撤销之诉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第三人撤销之诉具有混合性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特殊的救济程序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事后的救济程序第13页
    1.3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价值第13-15页
2 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三人撤销之诉考察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大陆法系国家(地区)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法国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台湾地区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德国、日本的规定第20页
    2.2 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相同之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同之处第21-23页
3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现状第23-34页
    3.1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起诉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程序规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法律效力第25页
    3.2 司法解释的规定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适用范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受理审查程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审理程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裁判方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与相关程序的衔接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存在的不足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适格原告范围不严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客体规定混乱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未规定最长提起期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部分的审理程序存在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与再审的衔接不全面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配套制度不完善第32-34页
4 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建议第34-40页
    4.1 重新界定适格原告的范围第34-35页
    4.2 重置撤销之诉的客体第35-36页
    4.3 设置最长提起期限第36页
    4.4 调整部分的审理程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细化规定审判组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规范调解在审理程序中的应用第36-37页
    4.5 补充规定与再审的衔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诉讼阶段的衔接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转化程序的细化第37-38页
    4.6 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配套制度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完善我国诉讼告知制度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完善第三人滥用撤销权的惩罚机制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舆论对刑事审判的影响及规制
下一篇: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