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6-18页 |
1.4.1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7-18页 |
2 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| 第18-27页 |
2.1 金融结构理论概述 | 第18-22页 |
2.1.1 金融结构的含义 | 第18-19页 |
2.1.2 金融结构的理论演进 | 第19-21页 |
2.1.3 金融结构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2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| 第22-27页 |
2.2.1 金融总量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2.2.2 金融效率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2.2.3 金融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| 第25-27页 |
3 云南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 | 第27-36页 |
3.1 云南省经济增长现状 | 第27-31页 |
3.1.1 云南省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| 第27-29页 |
3.1.2 云南省经济结构状况 | 第29-31页 |
3.2 云南省金融结构现状 | 第31-36页 |
3.2.1 金融资产结构 | 第31-33页 |
3.2.2 金融机构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2.3 融资结构 | 第34-36页 |
4 金融结构指标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| 第36-53页 |
4.1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构建 | 第36-39页 |
4.1.1 传统金融结构指标的缺陷 | 第36页 |
4.1.2 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1.3 金融结构指标的选取 | 第37-39页 |
4.2 主成分分析 | 第39-44页 |
4.2.1 相关性检验 | 第40-41页 |
4.2.2 公因子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2.3 主成分的得出 | 第42-44页 |
4.3 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44页 |
4.3.2 单位根检验 | 第44-45页 |
4.3.3 协整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3.4 VEC模型的构建 | 第46-47页 |
4.4 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| 第47-52页 |
4.4.1 AR根图形检验 | 第47-48页 |
4.4.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| 第48-49页 |
4.4.3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4.4 方差分解 | 第51-52页 |
4.5 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政策建议及展望 | 第53-58页 |
5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2 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| 第54-57页 |
5.2.1 坚持国有银行领导地位 | 第54-55页 |
5.2.2 加快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| 第55-56页 |
5.2.3 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| 第56-57页 |
5.3 展望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A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