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 抗震设计理念发展简述 | 第16-18页 |
1.3 框架核心筒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1.3.1 国外关于框架核心筒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3.2 国内关于框架核心筒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1.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屈服机制 | 第19-21页 |
1.4.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性能 | 第19-21页 |
1.4.2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 | 第21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地震反应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| 第23-42页 |
2.1 概述 | 第23页 |
2.2 小震下的弹性计算方法 | 第23-29页 |
2.2.1 抗震设计反应谱 | 第23-25页 |
2.2.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3 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方法 | 第29-41页 |
2.3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2.3.2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| 第30-31页 |
2.3.3 Pushover分析曲线的建立 | 第31-35页 |
2.3.4 能力谱方法 | 第35-38页 |
2.3.5 Pushover分析注意事项 | 第38-40页 |
2.3.6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| 第40-4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工程实例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| 第42-52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42页 |
3.2 抗震性能目标 | 第42-44页 |
3.3 结构弹性分析 | 第44-51页 |
3.3.1 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| 第44-49页 |
3.3.2 结构二道防线剪力分担比 | 第49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工程实例设防烈度下外框柱抗震性能设计 | 第52-56页 |
4.1 地震参数的选取 | 第52页 |
4.2 结构外框柱设计 | 第52-56页 |
4.2.1 底部加强区外框柱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2.2 非底部加强区外框柱设计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工程实例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| 第56-64页 |
5.1 罕遇地震作用下外框柱的等效弹性抗震性能设计 | 第56-57页 |
5.1.1 地震参数的选取 | 第56页 |
5.1.2 大震不屈服判别 | 第56-57页 |
5.1.3 大震下竖向构件受剪截面验算 | 第57页 |
5.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| 第57-62页 |
5.2.1 PUSH简介 | 第57页 |
5.2.2 分析原理 | 第57-59页 |
5.2.3 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估 | 第59-60页 |
5.2.4 结构构件性能 | 第60-6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外框柱中长短柱的受力性能研究 | 第64-69页 |
6.1 带穿层柱构件抗震性能评估 | 第65-67页 |
6.2 加强短柱抗震延性方法研究 | 第67-6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七章 抗震加强措施 | 第69-7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8.1 结论 | 第70页 |
8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