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2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0-1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0-11页 |
2.1.1 实验菌株 | 第10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0页 |
2.1.3 主要器材 | 第10-11页 |
2.1.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| 第1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1-13页 |
2.2.1 S.Mutans复苏培养 | 第11页 |
2.2.2 S.Mutans传代培养 | 第11页 |
2.2.3 S.Mutans菌悬液制备 | 第11页 |
2.2.4 S.Mutans的长期保存 | 第11-12页 |
2.2.5 CTS与NaF最小抑菌浓度(MIC)的定性研究 | 第12页 |
2.2.6 CTS与NaF对S.Mutans增值作用的影响 | 第12页 |
2.2.7 检测CTS与NaF对S.Mutans产酸能力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2.3 统计学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4-19页 |
3.1 CTS与NaF最小抑菌浓度(MIC)的定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3.2 CTS与NaF对S.Mutans增值作用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3.3 CTS与NaF对S.Mutans产酸能力的影响 | 第16-19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19-25页 |
4.1 实验方法的选择 | 第19页 |
4.2 氟化钠临床应用现状与效果对比 | 第19-21页 |
4.3 壳聚糖抑菌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5页 |
4.3.1 PH依赖性及溶解度 | 第21页 |
4.3.2 脱乙酰度(DD) | 第21-22页 |
4.3.3 相对分子质量 | 第22页 |
4.3.4 多孔性 | 第22页 |
4.3.5 吸水性 | 第22-23页 |
4.3.6 机械性能 | 第23页 |
4.3.7 生物学特性 | 第23页 |
4.3.8 生物降解性 | 第23页 |
4.3.9 生物相容性 | 第23-24页 |
4.3.10 无毒性 | 第24-2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25-26页 |
5.1 结论 | 第25页 |
5.2 展望 | 第25-26页 |
致谢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0-31页 |
综述 | 第31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附录 | 第39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