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务驱动型企业数字档案馆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(四) 主要内容及结构 | 第16页 |
(五) 研究可能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(六) 英文缩写说明 | 第17-18页 |
一、业务驱动型企业数字档案馆的概念 | 第18-23页 |
(一) EDA的定位认识 | 第18-19页 |
(二) 业务驱动的含义 | 第19-20页 |
(三) B-EDA的定义 | 第20页 |
(四) B-EDA特点 | 第20-21页 |
1. 信息生成与档案管理的整体性 | 第20页 |
2. 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的协调性 | 第20-21页 |
3. 业务需求与档案管理的匹配性 | 第21页 |
4. 档案工作自身更具开放性 | 第21页 |
(五) B-EDA优势 | 第21-23页 |
1. 全员参与,聚焦业务 | 第22页 |
2. 快速响应,易于共鸣 | 第22-23页 |
二、业务驱动型企业数字档案馆设计 | 第23-33页 |
(一) B-EDA设计的要求 | 第23-24页 |
1. 以人力和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目标 | 第23页 |
2. 强调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| 第23-24页 |
3. 划分企业档案管理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 | 第24页 |
4. 以业务驱动作为设计的指导理念 | 第24页 |
(二) B-EDA设计的原则 | 第24-26页 |
1. 强调组织的能动作用 | 第25页 |
2. 发挥内部联结柔性化 | 第25页 |
3. 重视组织成员业务效率 | 第25页 |
4. 注重部门社会属性 | 第25-26页 |
5. 短期与长期规划并行 | 第26页 |
(三) B-EDA设计的核心 | 第26-28页 |
1. 组织结构是B-EDA静态设计的重点 | 第26-27页 |
2. 人的因素是B-EDA动态设计的关键 | 第27-28页 |
(四) B-EDA设计的策略 | 第28-30页 |
1. 强制一致拥抱灵活 | 第28-29页 |
2. 突出组织应急能力 | 第29页 |
3. 建立高绩效的团队 | 第29-30页 |
(五) B-EDA设计的类型 | 第30-33页 |
1. 内务管理导向的内部关注型 | 第30-31页 |
2. 外务目标与绩效导向的组织导向型 | 第31-32页 |
3. 内务外务联合导向的价值基础型 | 第32-33页 |
三、业务驱动型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 | 第33-48页 |
(一) B-EDA建设步骤 | 第33页 |
(二) B-EDA业务需求分析 | 第33-36页 |
1. 业务需求产生的领域 | 第34页 |
2. 业务需求获取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 业务架构模型化要点 | 第36页 |
(三) B-EDA组织结构建设 | 第36-42页 |
1. 确定业务内容 | 第36-38页 |
2. 落实组成部门 | 第38页 |
3. 选定结构类型 | 第38-39页 |
4. 明确人员及职责 | 第39-42页 |
(四) B-EDA运行环境建设 | 第42-48页 |
1. 统一标准规范 | 第42页 |
2. 提高业务水平 | 第42-43页 |
3. 建立服务反馈机制 | 第43-44页 |
4. 建立安全保障体制 | 第44-46页 |
5. 健全政策法规 | 第46-47页 |
6. 加强人才培养 | 第47-48页 |
四、业务驱动型企业数字档案馆实现策略 | 第48-50页 |
(一) 以单一传统档案馆(室)为载体的B-EDA | 第48页 |
(二) 以多个传统档案室为基础的B-EDA | 第48-50页 |
五、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