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读解 | 第14-16页 |
(一)生态文明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(二)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二、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6-19页 |
(一)工业文明时代显露的生态环境问题 | 第16-17页 |
(二)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 | 第17-19页 |
三、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| 第19-28页 |
(一)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| 第19-23页 |
1.人首先作为自然存在决定其必须尊重自然 | 第19-20页 |
2.人作为能动的存在物必须合理地运用自然 | 第20-21页 |
3.人的社会存在性决定人与自然界是对立统一关系 | 第21-23页 |
(二)正确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根本 | 第23-26页 |
1.实践活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| 第24-26页 |
(三)理想的社会形态是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 | 第26-28页 |
1.理想社会是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统一 | 第26页 |
2.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、本质的统一 | 第26-28页 |
四、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问题成因 | 第28-33页 |
(一)生态系统现状 | 第28-31页 |
1.生态系统的恶化 | 第28-29页 |
2.生态环境的污染 | 第29-30页 |
3.能源资源的短缺 | 第30-31页 |
(二)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 | 第31-33页 |
1.思想观念缺失 | 第31页 |
2.经济利益驱动 | 第31-32页 |
3.制度建设不足 | 第32-33页 |
五、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33-39页 |
(一)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| 第33-36页 |
1.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思想基础 | 第33-34页 |
2.为当代人类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哲学思想 | 第34-35页 |
3.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 | 第35-36页 |
(二)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| 第36-39页 |
1.要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| 第36-37页 |
2.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经济建设中 | 第37页 |
3.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| 第37-39页 |
结束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