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—、引言 | 第6-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6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6-7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7页 |
(四) 创新之处和不足 | 第7-8页 |
二、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概述 | 第8-12页 |
(一) 互联网金融 | 第8-9页 |
(二) 互联网金融经营者 | 第9-10页 |
(三) 经营者义务 | 第10-12页 |
三、确定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的依据 | 第12-20页 |
(一) 法学依据 | 第12-16页 |
1、实质正义的价值追求 | 第12-14页 |
2、保障消费者权利的现实需要 | 第14-16页 |
3、维护秩序的需要 | 第16页 |
(二) 经济学依据 | 第16-20页 |
1、信息不对称 | 第16-18页 |
2、市场失灵 | 第18-19页 |
3、博弈论 | 第19-20页 |
四、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规定的现状 | 第20-25页 |
(一) 立法理念错位 | 第21-22页 |
(二) 立法层级低,行政规章占据主导地位 | 第22-23页 |
(三) 缺乏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,违法成本低 | 第23页 |
(四) 权利救济缺失,消费者维权困难 | 第23-24页 |
(五) 立法内容不完善 | 第24-25页 |
五、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的思考 | 第25-32页 |
(一) 借鉴域外立法经验 | 第25-28页 |
1、美国的立法经验 | 第25-27页 |
2、欧盟的立法经验 | 第27-28页 |
(二) 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义务的具体建议 | 第28-32页 |
1、提高立法层级,树立法律权威 | 第28-29页 |
2、完善立法,拓展立法内容 | 第29-30页 |
3、明确违法后果,提高违法成本 | 第30-32页 |
六、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致谢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