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导言 | 第12-19页 |
1.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2.1 养老模式 | 第13-14页 |
1.2.2 空巢老人 | 第14页 |
1.2.3 主观幸福感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描述性统计法 | 第15页 |
1.3.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| 第15页 |
1.3.3 对比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1 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4.2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5.1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1.5.2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9-29页 |
2.1 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 | 第19-22页 |
2.1.1 养老模式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1.2 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2.2 空巢老人养老状况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3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 | 第23-26页 |
2.3.1 主观幸福感的测度 | 第24-25页 |
2.3.2 养老模式对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养老模式影响农村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实证设计 | 第29-37页 |
3.1 数据来源 | 第29页 |
3.2 变量选取 | 第29-34页 |
3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29-31页 |
3.2.2 解释变量 | 第31-32页 |
3.2.3 控制变量 | 第32-34页 |
3.3 模型设定 | 第34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养老模式影响农村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| 第37-45页 |
4.1 基本回归结果 | 第37-39页 |
4.2 养老模式的边际效应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3 稳健性检验 | 第42-43页 |
4.3.1 SEM模型设定 | 第42-43页 |
4.3.2 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影响的对比分析 | 第45-51页 |
5.1 幸福感与养老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5-47页 |
5.1.1 幸福感现状对比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1.2 养老现状的对比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2 回归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2.1 Ordered Probit回归结果对比 | 第47-49页 |
5.2.2 对比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6.1 基本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52-54页 |
6.2.1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52页 |
6.2.2 加大社会养老的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