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一、李穑小传 | 第10-12页 |
二、李穑与高丽性理学 | 第12-15页 |
三、《牧隐稿》与李穑思想初探 | 第15-24页 |
(一) 《牧隐稿》成书 | 第15页 |
(二) 李穑崇信佛法辩 | 第15-18页 |
(三) 李穑的儒家正统思想探源 | 第18-21页 |
(四) 李穑作品中的慕华思想 | 第21-24页 |
四、《牧隐稿》校勘记 | 第24-34页 |
(一) 用字规范 | 第24-25页 |
(二) 校勘 | 第25-30页 |
(三) 辑佚 | 第30-34页 |
五、《牧隐稿》的文献意义 | 第34-42页 |
(一) 史学意义 | 第34-37页 |
(二) 文化意义 | 第37-40页 |
(三) 文学意义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