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经济计算、经济数学方法论文--经济数学方法论文

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信用风险度量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宏观经济与信用风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宏观经济与信用风险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宏观经济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信用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研究述评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内容与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可能创新点第17-18页
第二章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18-26页
    2.1 信用风险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信用风险的定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用风险的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2.2 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定性分析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财务指标的分析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Credit Metrics模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redit Risk+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KMV模型第22页
    2.4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定性度量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定量度量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KMV模型的选择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宏观经济对信用风险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 3.1 宏观经济对信用风险影响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金融脆弱性假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安全边界说第27页
    3.2 宏观经济影响信用风险的机制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宏观经济周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宏观经济政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宏观经济对信用风险影响实证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描述性统计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回归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MM-KMV模型构建第37-45页
    4.1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KMV模型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KMV模型理论基础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KMV模型设计原理第38-42页
    4.2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MM-KMV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M-KMV模型基本思想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M-KMV模型的设计第42-4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MM-KMV模型有效性实证分析第45-58页
    5.1 违约事件假定第45页
    5.2 MM-KMV模型的违约点实证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本的选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来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证过程第46-48页
    5.3 MM-KMV模型有效性检验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对ST公司与配对的非ST公司识别能力检验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违约风险预警能力的实证检验第52-53页
    5.4 MM-KMV模型与KMV模型有效性对比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对ST公司与配对的非ST公司识别能力的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对ST公司信用风险预警能力的比较第55-5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六章 关于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建议第58-62页
    6.1 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关注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对企业管理者的建议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对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的建议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对经济政策制定部门的建议第59-60页
    6.2 运用MM-KMV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基于MM-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采用MM-KMV模型进行宏观经济压力测试第60页
    6.3 完善市场机制及信用数据第60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附录A ST公司与非ST公司计算结果(MM-KMV模型)第68-70页
附录B ST公司2010-2014年计算结果(MM-KMV模型)第70-72页
附录C ST公司与非ST公司计算结果(KMV模型)第72-74页
附录D ST公司2010-2014年计算结果(KMV模型)第74-76页
个人简历、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直径灌注桩套管的高频振动贯入机理与土层孔压性状
下一篇:S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