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建筑边界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场所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建筑边界空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5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20-22页
第2章 场所理论与城市建筑边界空间第22-30页
    2.1 场所理论解读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场所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场所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场所结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场所精神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场所营造第25页
    2.2 建筑边界空间的界定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边界与边界空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建筑边界空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边界空间与灰空间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建筑边界空间的形态类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边界效应第2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3章 建筑边界空间场所营造的作用机理第30-36页
    3.1 建筑边界空间的场所性构成要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物质属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的活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心理环境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文化内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场所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建筑边界空间场所营造的内容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场所空间形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场所空间职能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场所空间体验第32页
    3.3 建筑边界空间场所营造的本质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满足人在场所中的需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关注场所特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现人—场所—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第33-3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4章 基于场所形态的建筑边界空间营造第36-52页
    4.1 边界空间的通透化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边界空间的开敞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筑界面的透明第43-44页
    4.2 边界空间的连续化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筑边界空间的下沉与升起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筑界面的延伸第46-49页
    4.3 边界空间的场景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间的咬合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的漫游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基于场所职能的建筑边界空间营造第52-66页
    5.1 整合城市第52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整合城市空间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整合城市交通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整合城市环境第57-61页
    5.2 媒介催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职能激发与经济催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信息传递的媒介第62页
    5.3 过渡转换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不同功能空间的转换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形态空间的联系与渗透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行为与心理的过渡第64-6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6章 基于场所体验的建筑边界空间营造第66-82页
    6.1 建筑边界空间的知觉体验营造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知觉体验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视觉体验营造第67-70页
    6.2 建筑边界空间的行为体验营造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行为活动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行为体验营造第73-75页
    6.3 建筑边界空间的心理体验营造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心理需求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人在建筑边界空间的心理体验营造第76-8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7章 结论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6页
作者简介第86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第8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绿色建筑节水节能技术在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