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设计、计算与制图论文--机械设计论文

机电惯容器的实验研究与创新探索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惯容器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1.3 惯容器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惯容器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惯容器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5 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主要工作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结构安排第18-21页
第二章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的理论建模与分析第21-39页
    2.1 机械惯容器的局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齿轮齿条式惯容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滚珠丝杠式惯容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液压式惯容器第23-24页
    2.2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的工作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 2.3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的理论模型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直流电机的理论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滚珠丝杠副的理论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枢外接电路的理论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简谐激励下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输出特性求解第29-32页
    2.4 简谐激励下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的惯容特性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满足惯容特性的必要条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角度 θ 对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惯容特性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电容C对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性能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电容和负阻抗在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中的意义第35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三章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实验研究第39-63页
    3.1 惯容器实验平台简介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动力驱动系统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样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信号采集系统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人机交互系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实验平台的组装总成第44页
    3.2 惯容器的实验结果第44-48页
    3.3 计及摩擦力的机电惯容器输出特性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摩擦模型下的系统仿真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测得的样机输出特性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考虑摩擦力的机电惯容器“力-速度”输出特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分离摩擦力后简谐合力的参数辨识第55-58页
    3.4 电容对惯质系数影响的实验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3.5 电路阻抗与电角度关系的实验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主动控制型机电惯容器的设计与仿真第63-71页
    4.1“电容-负阻”型机电惯容器的局限第63-64页
    4.2 主动控制思想的提出第64-65页
    4.3 控制器算法的设计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ID参数的整定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主动控制型机电惯容器的具体算例及仿真算例第67-7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71-72页
    5.2 未来展望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9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企业减速机产品快速报价流程分析与改善
下一篇:基于超高斯振动激励的结构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