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3页 |
1.1.2 课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外多功能后视镜产品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多功能后视镜产品现状 | 第15页 |
1.2.3 国内ETC储值卡充值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4 传统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5 传统导航现状 | 第17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多功能后视镜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1-26页 |
2.1 多功能后视镜总体需求 | 第21页 |
2.2 各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电子标签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2 ETC卡片空中充值需求分析 | 第22页 |
2.2.3 行车记录仪需求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4 车载导航与路况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5 防眩目后视镜需求分析 | 第24页 |
2.2.6 其它需求分析 | 第24页 |
2.3 多功能后视镜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多功能后视镜硬件设计 | 第26-34页 |
3.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6页 |
3.2 ETC空中充值的OBU模块 | 第26-29页 |
3.2.1 MCU模块 | 第27-28页 |
3.2.2 嵌入式安全控制模块 | 第28页 |
3.2.3 射频收发模块 | 第28页 |
3.2.4 读写卡模块 | 第28页 |
3.2.5 蓝牙模块 | 第28-29页 |
3.3 行车记录仪与车载导航模块 | 第29-31页 |
3.3.1 Android平台选择 | 第29-30页 |
3.3.2 Android平台搭建 | 第30-31页 |
3.4 防眩目后视镜模块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5 防拆模块 | 第32-3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面向多功能后视镜的ETC卡空中充值系统设计 | 第34-50页 |
4.1 空中充值系统总体框架和技术流程 | 第34-36页 |
4.1.1 系统总体框架 | 第34-35页 |
4.1.2 系统技术流程 | 第35-36页 |
4.2 空中充值安全技术设计 | 第36-43页 |
4.2.1 认证总体架构 | 第36-37页 |
4.2.2 空充CA证书链设计 | 第37-38页 |
4.2.3 空充CA证书申请流程设计 | 第38-41页 |
4.2.4 双向认证主要算法 | 第41-43页 |
4.2.5 终端要求 | 第43页 |
4.3 空中充值系统用户操作流程设计和开发 | 第43-49页 |
4.3.1 用户操作流程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3.2 空中充值系统关键流程开发 | 第44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面向多功能后视镜的实时导航系统设计 | 第50-58页 |
5.1 车载导航概述 | 第50页 |
5.2 移动互联网下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概述 | 第50-51页 |
5.3 实时交通信息导航服务系统设计 | 第51-57页 |
5.3.1 系统设计思路 | 第51页 |
5.3.2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51-53页 |
5.3.3 系统逻辑结构 | 第53-54页 |
5.3.4 系统部署环境 | 第54-55页 |
5.3.5 系统功能模块 | 第55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多功能后视镜测试 | 第58-64页 |
6.1 行车记录仪功能测试 | 第58-59页 |
6.2 实时交通信息导航功能测试 | 第59-60页 |
6.3 空中充值模块测试 | 第60-63页 |
6.3.1 绑定ETC卡 | 第60-61页 |
6.3.2 绑定设备 | 第61-62页 |
6.3.3 空中充值操作 | 第62-6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