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米线二阶非线性系数自动测量系统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8-9页 |
1.2 光学理论基础 | 第9-16页 |
1.2.1 激光和激光器 | 第9-11页 |
1.2.2 非线性光学发展 | 第11页 |
1.2.3 光的偏振 | 第11-13页 |
1.2.4 相位延迟器 | 第13-14页 |
1.2.5 菲涅尔公式 | 第14-15页 |
1.2.6 二次谐波SHG | 第15-16页 |
1.3 纳米材料 | 第16-19页 |
1.3.1 纳米材料发展 | 第16-17页 |
1.3.2 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3.3 一维纳米材料和其中的SHG效应 | 第18-19页 |
1.4 本章总结 | 第19-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测量二阶非线性系数的实验体系 | 第22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非线性系数测量实验原理 | 第22-26页 |
2.3 非线性系数测量光路系统 | 第26-30页 |
2.3.1 综合光路部分 | 第26-28页 |
2.3.2 样品测量系统 | 第28页 |
2.3.3 样品成像系统 | 第28-30页 |
2.4 自动数据采集系统 | 第30-31页 |
2.4.1 信号采集部分 | 第30-31页 |
2.4.2 控制测量部分 | 第31页 |
2.5 本章总结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自动测量程序系统 | 第33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LabView简介 | 第33-34页 |
3.3 自动测量程序设计 | 第34-39页 |
3.3.1 自动测量程序流程图 | 第34-35页 |
3.3.2 自动测量程序使用界面 | 第35-36页 |
3.3.3 自动测量程序算法 | 第36-38页 |
3.3.4 自动测量程序描述 | 第38页 |
3.3.5 总结 | 第38-39页 |
3.4 优化--双通道测量程序 | 第39-43页 |
3.4.1 双通道测量程序描述 | 第39-40页 |
3.4.2 双通道测量程序界面 | 第40-41页 |
3.4.3 双通道测量程序算法 | 第41-43页 |
3.5 本章总结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实验及讨论 | 第45-61页 |
4.1 氧化锌纳米线倍频系数测量 | 第45-51页 |
4.1.1 氧化锌材料介绍 | 第45-46页 |
4.1.2 垂直入射下理论简化 | 第46页 |
4.1.3 氧化锌纳米线实验准备 | 第46-48页 |
4.1.4 氧化锌纳米线倍频系数实验结果 | 第48-50页 |
4.1.5 分析讨论 | 第50-51页 |
4.2 硫化镉纳米线倍频系数研究 | 第51-57页 |
4.2.1 硫化镉材料介绍 | 第51页 |
4.2.2 硫化镉纳米线实验准备 | 第51-52页 |
4.2.3 硫化镉纳米线倍频系数实验结果 | 第52-57页 |
4.2.4 讨论分析 | 第57页 |
4.3 本章总结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