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7-2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0-23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23-24页 |
1.3 研究内容框架 | 第24-25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5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1.5 研究创新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| 第28-48页 |
2.1 邮轮和邮轮旅游 | 第28-31页 |
2.1.1 邮轮功能演变及内涵界定 | 第28-29页 |
2.1.2 邮轮旅游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2 邮轮文化及文化效用 | 第31-43页 |
2.2.1 邮轮文化的起源与演化 | 第31-37页 |
2.2.2 我国邮轮文化发展与构成 | 第37-42页 |
2.2.3 文化效用的概念 | 第42-43页 |
2.3 顾客满意度理论 | 第43-48页 |
2.3.1 顾客满意度概念 | 第43-44页 |
2.3.2 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| 第44-45页 |
2.3.3 顾客满意度的理论模型 | 第45-48页 |
第三章 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| 第48-57页 |
3.1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| 第48-53页 |
3.1.1 研究模型 | 第48-51页 |
3.1.2 研究问题和假设 | 第51-53页 |
3.2 分析方法 | 第53-54页 |
3.2.1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53-54页 |
3.2.2 IPA分析法 | 第54页 |
3.3 调查工具 | 第54-57页 |
3.3.1 访谈法 | 第54-55页 |
3.3.2 问卷法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| 第57-79页 |
4.1 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| 第57-61页 |
4.1.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| 第57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| 第57-59页 |
4.1.3 测评指标的构成 | 第59-61页 |
4.2 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建立 | 第61-68页 |
4.2.1 重要性问卷调查 | 第61-63页 |
4.2.2 测评指标重要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2.3 因子分析 | 第64-67页 |
4.2.4 测评指标体系修正 | 第67-68页 |
4.3 测评指标体系分析 | 第68-75页 |
4.3.1 满意度问卷调查 | 第68页 |
4.3.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3.3 相关分析 | 第70-73页 |
4.3.4 判别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4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75-79页 |
4.4.1 权重计算法 | 第75页 |
4.4.2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75-79页 |
第五章 满意度测评及评价 | 第79-96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79-82页 |
5.1.1 游客特征分析 | 第79-81页 |
5.1.2 测评指标游客满意度分析 | 第81-82页 |
5.2 游客对测评指标满意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| 第82-90页 |
5.3 游客满意度指数计算 | 第90-92页 |
5.4 IPA分析 | 第92-9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6-10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96-98页 |
6.2 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的启示 | 第98-101页 |
6.2.1 基于邮轮目的地文化视角,提升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启示 | 第98-99页 |
6.2.2 基于邮轮企业文化视角,提升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启示 | 第99-100页 |
6.2.3 基于邮轮游客文化视角,提升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启示 | 第100-101页 |
6.3 研究局限 | 第101-102页 |
6.4 研究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附录 | 第108-11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115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-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