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13-25页 |
引言 | 第13-14页 |
1. 糖尿病治疗药筛模型与治疗药物 | 第14-18页 |
1.1 筛药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1.1 生化分子模型 | 第14页 |
1.1.2 细胞模型 | 第14-15页 |
1.1.3 器官组织模型 | 第15页 |
1.1.4 动物模型 | 第15页 |
1.2 糖尿病相关药筛模型-糖尿病细胞模型 | 第15-16页 |
1.2.1 基于表型的细胞模型 | 第15-16页 |
1.2.2 基于靶点的细胞模型 | 第16页 |
1.3 目前已上市口服降糖药物 | 第16-18页 |
1.3.1 磺酰脲类 | 第16页 |
1.3.2 双胍类 | 第16-17页 |
1.3.3 胰岛素增敏剂 | 第17页 |
1.3.4 其它新型药物 | 第17-18页 |
2. 细胞内钙与胰岛素分泌 | 第18-24页 |
2.1 胰岛β细胞与钙离子 | 第18页 |
2.2 细胞水平钙离子调控胰岛素分泌机制 | 第18-21页 |
2.2.1 胰岛素分泌相关离子通道 | 第18-20页 |
2.2.2 引发途径与扩大途径 | 第20页 |
2.2.3 高糖毒性与高脂毒性 | 第20-21页 |
2.3 钙离子与胰岛素双时相分泌 | 第21-22页 |
2.3.1 机制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2.3.2 病理状态下双时相分泌的改变 | 第22页 |
2.4 细胞内钙的检测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4.1 单波长激发指示剂 | 第22页 |
2.4.2 双波长激发指示剂 | 第22-23页 |
2.4.3 双波长发射指示剂 | 第23-24页 |
3. 金丝桃素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引言 | 第25-27页 |
1. 材料及方法 | 第27-32页 |
1.1 试验用动物 | 第27页 |
1.2 实验药品 | 第27-29页 |
1.3 实验设备及耗材 | 第29页 |
1.4 实验技术 | 第29-32页 |
1.4.1 细胞培养 | 第29-30页 |
1.4.2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实时测定 | 第30页 |
1.4.3 胰岛分离及纯化方法 | 第30页 |
1.4.4 胰岛鉴定 | 第30-31页 |
1.4.5 胰岛灌流实验 | 第31页 |
1.4.6 胰岛素含量测定 | 第31页 |
1.4.8 MTT检测 | 第31页 |
1.4.9 高糖保护实验 | 第31页 |
1.4.10 高脂保护实验 | 第31-32页 |
2. 实验结果 | 第32-46页 |
2.1 建立以INS-1细胞为对象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筛选模型 | 第32-34页 |
2.1.1 INS-1细胞高钾实验 | 第32-33页 |
2.1.2 INS-1细胞高糖实验 | 第33页 |
2.1.3 高钾检测fura 2外漏结果 | 第33-34页 |
2.2 建立胰岛灌流模型 | 第34-38页 |
2.2.1 机器制造 | 第34-36页 |
2.2.2 胰岛分离及鉴定 | 第36-37页 |
2.2.3 胰岛灌流曲线 | 第37-38页 |
2.3 金丝桃素对胰岛β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| 第38-41页 |
2.3.1 金丝桃素对INS-1细胞内钙的瞬时作用 | 第38-39页 |
2.3.2 金丝桃素对胰岛β-细胞钙内流的慢性作用 | 第39-40页 |
2.3.3 金丝桃素对INS-1细胞钙内流的抑制曲线 | 第40-41页 |
2.4 金丝桃素对胰岛β-细胞的保护作用 | 第41-44页 |
2.4.1 正常条件下金丝桃素对胰岛β-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4.2 金丝桃素对胰岛β-细胞的高糖毒性的保护作用 | 第42-43页 |
2.4.3 金丝桃素对胰岛β细胞的高脂毒性保护作用 | 第43-44页 |
2.5 金丝桃素对高糖及高钾刺激β-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3. 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1 钙离子建模 | 第46-47页 |
3.2 胰岛分离和灌流模型 | 第47页 |
3.3 金丝桃素对糖尿病治疗的潜在价值 | 第47-49页 |
总结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