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垃圾填埋处理 | 第13-14页 |
1.2 填埋气体及其危害与防治措施 | 第14-16页 |
1.2.1 填埋气体的产生 | 第14页 |
1.2.2 填埋气的危害 | 第14-15页 |
1.2.3 填埋气的防治措施 | 第15-16页 |
1.3 填埋垃圾产气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3.1 产气量模型 | 第16-18页 |
1.3.2 产气速率模型 | 第18-21页 |
1.4 气体迁移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1.5 研究背景 | 第24页 |
1.6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4-27页 |
1.6.1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24-25页 |
1.6.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6.3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| 第26-27页 |
第2章 填埋气的产生、迁移及控制 | 第27-37页 |
2.1 填埋气的产生规律 | 第27-31页 |
2.1.1 填埋垃圾降解原理 | 第27页 |
2.1.2 填埋垃圾降解过程 | 第27-29页 |
2.1.3 影响填埋气中甲烷含量的主要因素 | 第29-31页 |
2.2 填埋气的迁移规律 | 第31-33页 |
2.2.1 填埋气的迁移机理 | 第31-32页 |
2.2.2 填埋气迁移的特点 | 第32页 |
2.2.3 影响填埋气迁移的主要因素 | 第32-33页 |
2.3 填埋气的控制系统 | 第33-35页 |
2.3.1 被动控制系统 | 第33-34页 |
2.3.2 主动控制系统 | 第34-35页 |
2.4 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填埋垃圾产气量预测 | 第37-52页 |
3.1 垃圾产气量预测 | 第37-38页 |
3.1.1 垃圾产气量预测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2 垃圾填埋气产生潜力L0 | 第38-43页 |
3.2.1 垃圾填埋气产生潜力的定义 | 第38-39页 |
3.2.2 L0的计算 | 第39-43页 |
3.3 垃圾填埋气产生速率常数k | 第43-45页 |
3.3.1k值的分析与计算 | 第43-45页 |
3.3.2k值的反分析 | 第45页 |
3.4 工程应用: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产气量的预测 | 第45-51页 |
3.4.1 长沙及其气候特点 | 第45-46页 |
3.4.2 填埋场概况 | 第46-48页 |
3.4.3 产气量的预测 | 第48-51页 |
3.5 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填埋气迁移规律的动力学分析 | 第52-57页 |
4.1 问题的简化与相关假设 | 第52页 |
4.2 理论基础 | 第52-53页 |
4.3 填埋场气体迁移的控制方程 | 第53-56页 |
4.4 定解条件 | 第56页 |
4.5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填埋气迁移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| 第57-73页 |
5.1 Fluent软件基本情况 | 第57-58页 |
5.2 多孔介质中流动的计算 | 第58-61页 |
5.2.1 多孔介质模型概述 | 第59页 |
5.2.2 多孔介质动量方程 | 第59-61页 |
5.3 建立验证模型 | 第61-66页 |
5.3.1 初步建模 | 第61-63页 |
5.3.2 数值模拟验证模型 | 第63-66页 |
5.4 工程应用: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气体迁移模拟 | 第66-71页 |
5.4.1 建立模型 | 第66页 |
5.4.2 模拟计算结果及讨论 | 第66-71页 |
5.5 小结 | 第71-73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73-75页 |
结论 | 第73-74页 |
建议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