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手性及手性化合物 | 第11-12页 |
1.1.1 手性 | 第11页 |
1.1.2 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 手性对映体的分离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2.1 手性对映体分离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手性对映体的分离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| 第15-20页 |
1.3.1 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.2 手性固定相 | 第16-20页 |
1.4 螺旋聚合物 | 第20-23页 |
1.4.1 螺旋聚合物概述 | 第20-21页 |
1.4.2 螺旋聚合物的分类 | 第21-22页 |
1.4.3 螺旋取代聚乙炔衍生物 | 第22-23页 |
1.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25-37页 |
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5-27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5-27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2.2 实验方案 | 第27-28页 |
2.3 侧基含L-环己基甘氨醇的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| 第28-31页 |
2.3.1 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及消去反应 | 第29-30页 |
2.3.2 酯化与还原反应 | 第30页 |
2.3.3 酰胺化反应 | 第30-31页 |
2.4 催化剂Rh(nbd)BPh4的合成 | 第31页 |
2.5 带氨基甲酸酯基团的苯乙炔衍生物单体的合成 | 第31页 |
2.6 聚合反应 | 第31-32页 |
2.7 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及色谱柱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8 实验表征手段及其方法 | 第33-35页 |
2.8.1 核磁共振波谱(NMR) | 第33页 |
2.8.2 红外吸收光谱(IR) | 第33页 |
2.8.3 旋光性测试 | 第33页 |
2.8.4 圆二色谱(CD) | 第33页 |
2.8.5 高效液相色谱(HPLC) | 第33-35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侧基含有L-Chg-OH衍生物的聚苯乙炔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7-57页 |
3.1 聚合物PPAA-Chg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7-43页 |
3.1.1 单体PAA-Chg的合成 | 第37-40页 |
3.1.2 PPAA-Chg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0-43页 |
3.2 聚合物PPAA-Chg-ol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3-47页 |
3.2.1 PAA-Chg-ol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3-45页 |
3.2.2 PPAA-Chg-ol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| 第45-47页 |
3.3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聚苯乙炔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7-56页 |
3.3.1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聚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| 第47-48页 |
3.3.2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苯乙炔单体的结构表征 | 第48-52页 |
3.3.3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苯乙炔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2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螺旋聚苯乙炔的光学活性与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| 第57-77页 |
4.1 螺旋聚苯乙炔光学活性研究 | 第57-63页 |
4.1.1 PPAA-Chg的光学活性研究 | 第57-58页 |
4.1.2 PPAA-Chg-ol的光学活性研究 | 第58-60页 |
4.1.3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螺旋聚苯乙炔聚合物的光学活性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2 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手性识别性能的研究 | 第63-69页 |
4.2.1 PPAA-Chg的手性识别性能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2.2 PPAA-Chg-ol的手性识别性能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2.3 侧基含氨基甲酸酯的螺旋聚苯乙炔聚合物的手性识别性能分析 | 第66-69页 |
4.3 流动相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69-75页 |
4.3.1 氯仿的引入对聚合物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4.3.2 四氢呋喃的引入对聚合物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