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行政立法程序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1. 行政立法程序的相关概念 | 第9-13页 |
·立法和行政立法 | 第9-10页 |
·立法程序和行政立法程序 | 第10-13页 |
2. 中美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背景和立法现状 | 第13-19页 |
·美国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 | 第13-15页 |
·委任立法产生的原因与实践 | 第15-16页 |
·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中美行政立法程序的立法现状 | 第17-19页 |
3. 中美行政立法程序主要环节的对比 | 第19-27页 |
·立法动议 | 第19页 |
·公告与评论 | 第19-21页 |
·美国行政立法的公告与评论程序 | 第19-21页 |
·中国行政立法的公告与评论 | 第21页 |
·听证 | 第21-24页 |
·美国行政立法的听证程序 | 第21-23页 |
·中国行政立法程序有关听证的规定 | 第23-24页 |
·新思路—美国规章的协商制定程序 | 第24-27页 |
4.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程序 | 第27-36页 |
·赋予更多主体行政立法动议权 | 第27-29页 |
·提高对公众意见和专家理性的关注与平衡 | 第29-32页 |
·充分的信息公开是完善公众参与的前提 | 第29页 |
·有效的意见回应机制是公众参与的保障 | 第29-30页 |
·专家论证可以增加行政立法的科学性 | 第30-32页 |
·完善听证制度保障公众参与 | 第32-33页 |
·通过协商程序改变对公众地位的传统观念 | 第33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1-42页 |
导师简介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