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

现代性视域下的德性伦理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9-2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现实背景: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理论背景: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实践意义第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综述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德性伦理学的研究综述第18-21页
    四、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五、本文的创新点第23-25页
第一章 现代性及其道德困境第25-40页
    一、现代性的词源追踪及其多向层面的使用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现代性的词源追踪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“现代性”的多向使用第26-28页
    二、现代性的内涵透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生活中的现代性体验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理性主义、主体性原则、个人主义:现代性的核心价值第32-35页
    三、现代性的道德危机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道德理想的失落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道德行为的失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道德情感的丢弃第38-40页
第二章 伦理学的现代性审视第40-50页
    一、伦理学的历史演变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古希腊的德性伦理学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近代以义务论与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第43-44页
    二、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以行为为中心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普遍化的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道德主体的义务感第46-47页
    三、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反思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规范伦理学在现代性社会的适应性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规范伦理学在现实中遭遇的诘难第47-50页
第三章 德性伦理学的当代复兴及其现实效应第50-63页
    一、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运动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第一阶段:对规范伦理学的批评和对德性理论的强调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第二阶段:德性伦理学理论的当代建构第52-54页
    二、德性伦理学的理论特征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基于行为者的伦理学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道德情感与道德心理的融入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追求整体的幸福第58-59页
    三、德性伦理学回归的意义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塑造个体的道德品性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回应现代性社会的道德危机第60-63页
第四章 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互补第63-79页
    一、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之争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德性伦理学对规范伦理学的批评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规范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的质疑第65-67页
    二、目的与手段:人的道德完整性需要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人的完整性的道德期待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“规范”与“品质”:人的他律与自律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品质修炼:道德人的最终追求第71-73页
    三、相互合作:现代道德生活的完满性建构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现代道德生活的期待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规范伦理:守住底线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德性伦理:追求崇高第77-79页
余论第79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附录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“一夜情”行为的伦理思考
下一篇:王船山家训伦理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