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缩略词 | 第8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2页 |
1 前言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7页 |
1.2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2 操作性定义 | 第18-19页 |
3 研究构架图 | 第19-20页 |
研究一 自然分娩产妇分娩体验的量性研究 | 第20-44页 |
第一部分 分娩体验问卷的汉化 | 第20-35页 |
1 引言 | 第20页 |
2 研究过程 | 第20-25页 |
2.1 CEQ2.0的形成过程 | 第20-22页 |
2.2 量表评价 | 第22-23页 |
2.3 临床施测 | 第23-24页 |
2.4 资料整理与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 质量控制 | 第25页 |
3 结果 | 第25-32页 |
3.1 产妇的基本资料 | 第25-27页 |
3.2 问卷的文化调适 | 第27页 |
3.3 问卷评价 | 第27-32页 |
4 讨论 | 第32-34页 |
4.1 中文版分娩体验问卷信度评价 | 第32-33页 |
4.2 中文版分娩体验问卷效度评价 | 第33-34页 |
5 结论 | 第34-35页 |
第二部分 自然分娩产妇分娩体验水平的测评 | 第35-44页 |
1 引言 | 第35页 |
2 对象和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1 产妇纳入和排除标准 | 第35页 |
2.2 研究工具 | 第35-36页 |
2.3 资料收集 | 第36页 |
2.4 资料的统计分析 | 第36页 |
2.5 质量控制 | 第36页 |
3 结果 | 第36-41页 |
3.1 产妇分娩体验水平的现状 | 第36-39页 |
3.2 产妇分娩体验水平的影响因素 | 第39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3页 |
4.1 产妇分娩体验水平的现状 | 第41-42页 |
4.2 产妇分娩体验相关的人口学资料及产科资料分析 | 第42-43页 |
5 结论 | 第43-44页 |
研究二 自然分娩产妇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 | 第44-53页 |
1 引言 | 第44页 |
2 对象与方法 | 第44-46页 |
2.1 对象 | 第44-45页 |
2.2 方法 | 第45-46页 |
3 结果 | 第46-50页 |
3.1 主题一:情绪体验 | 第46-47页 |
3.2 主题二:支持与需求 | 第47-48页 |
3.3 主题三:疼痛 | 第48-49页 |
3.4 主题四:缩短产程 | 第49页 |
3.5 主题五:关注胎儿健康 | 第49页 |
3.6 主题六:受同室待产产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 讨论 | 第50-52页 |
4.1 情绪体验 | 第50页 |
4.2 支持与需求 | 第50-51页 |
4.3 疼痛 | 第51页 |
4.4 缩短产程 | 第51-52页 |
4.5 关注胎儿健康 | 第52页 |
4.6 受同室待产产妇的影响 | 第52页 |
5 小结 | 第52页 |
6 本研究的创新、局限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8页 |
附录1 初版分娩体验问卷(CEQ2.0) | 第60-62页 |
附录2 终版分娩体验问卷(CEQ2.0) | 第62-64页 |
附录3 产妇分娩体验水平调查 | 第64-6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综述 | 第7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