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铸造论文--铸造工艺论文--特种铸造论文--压力铸造论文

基于活化预制坯的Al2O3p/钢复合材料挤压浸渗模型的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页
    1.2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的概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第19页
    1.3 液态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不发生反应的浸渗动力学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反应浸渗动力学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于动量守恒方程的浸渗动力学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基于达西定律的浸渗动力学模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浸渗动力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8-29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30-33页
第二章 试样的制备及实验方法第33-45页
    2.1 Al_2O_3p/40Cr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的选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35-37页
    2.2 不同Si含量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的选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制备方法及工艺第37-39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论模型的推导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润湿角的测量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组织分析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性能测试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2-45页
第三章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浸渗模型的理论推导第45-59页
    3.1 用ProCAST模拟沿浸渗方向预制体的温度分布第45-54页
    3.2 论浸渗模型的推导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际金属浸渗流体流动的特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属浸渗过程的作用力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浸渗深度与浸渗时间关系的推导第55-5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浸渗模型的修正及验证第59-85页
    4.1 外加压力对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影响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外加压力的选择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外加压力下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测量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的拟合及修正第61-64页
    4.2 预制体预热温度对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影响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预制体预热温度的选择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预制体预热温度下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测量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数据的拟合及修正第67-69页
    4.3 预制体中加入活化物质对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影响第69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活化物质的选择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Si含量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测量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Si含量浸渗深度数据的拟合及修正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Si含量润湿角实验数据的拟合第72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Si含量对复合材料浸渗深度的影响机制第78-82页
    4.4 压力、预热温度和润湿角两两之间与浸渗深度的关系第82-83页
    4.5 浸渗模型的验证第8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五章 Al_2O_3p/钢复合材料在耐磨耙齿上的应用第85-105页
    5.1 耙齿制备工艺的探讨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下模具的制备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造型和预制体的制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活化物质和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第89-91页
    5.2 耙齿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第91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Si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Si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第94-98页
    5.3 耙齿复合材料的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Si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第101-10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4-10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-10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5-10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6-109页
致谢第109-111页
参考文献第111-117页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目录第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力作用下纳米晶体材料小角度晶界位错运动过程的研究
下一篇:几种新型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储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