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论文创新点摘要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2页 |
1.1 降解石油产甲烷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本文中降解石油产甲烷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降解石油产甲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30页 |
1.3.1 降解石油烃产甲烷的功能菌群 | 第16-26页 |
1.3.2 影响微生物厌氧降解产甲烷的条件 | 第26-27页 |
1.3.3 石油降解的副产物 | 第27页 |
1.3.4 石油烃厌氧代谢机理 | 第27-30页 |
1.3.5 降解石油产甲烷的微生物分析方法 | 第30页 |
1.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30-32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降解石油产甲烷菌群的初筛 | 第32-66页 |
2.1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32-34页 |
2.1.1 主要仪器 | 第32-33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33-34页 |
2.2 实验设计和方法 | 第34-44页 |
2.2.1 实验设计 | 第34-38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38-44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4-64页 |
2.3.1 采出液理化性质分析 | 第44-45页 |
2.3.2 YH5和TH2菌群的初筛 | 第45-50页 |
2.3.3 产甲烷前后石油烃的变化 | 第50-54页 |
2.3.4 YH5和TH2菌群结构的分析 | 第54-6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三章 产甲烷菌群HYH5的建立 | 第66-90页 |
3.1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66-67页 |
3.1.1 主要仪器 | 第66页 |
3.1.2 主要试剂 | 第66-67页 |
3.2 实验设计和方法 | 第67-71页 |
3.2.1 实验设计 | 第67-70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8页 |
3.3.1 温度和压力的模拟系统气密性和安全性分析 | 第71-72页 |
3.3.2 YH5和TH2的配比分析及HYH5的建立 | 第72-75页 |
3.3.3 产甲烷菌群HYH5降解石油的分析 | 第75-80页 |
3.3.4 温度和压力对HYH5降解石油产甲烷的影响 | 第80-8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第四章 HYH5混合菌中单菌鉴定及混合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| 第90-108页 |
4.1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90-91页 |
4.1.1 主要仪器 | 第90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90-91页 |
4.2 实验设计和方法 | 第91-94页 |
4.2.1 实验设计 | 第91-92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92-94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7页 |
4.3.1 HYH5和YHH6混合菌群中单菌的分离鉴定 | 第94-103页 |
4.3.2 接种量对HYH5菌群的影响 | 第103-104页 |
4.3.3 初始pH值对HYH5菌群的影响 | 第104-105页 |
4.3.4 初始盐度对HYH5菌群的影响 | 第105页 |
4.3.5 石油浓度对HYH5菌群的影响 | 第105-106页 |
4.3.6 采油剂聚丙烯酰胺对HYH5菌群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五章 生长激活剂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08-121页 |
5.1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108页 |
5.1.1 主要仪器 | 第108页 |
5.1.2 主要试剂 | 第108页 |
5.2 实验设计和方法 | 第108-111页 |
5.2.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HYH5混合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5.2.2 不同碳源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09页 |
5.2.3 钼和锌离子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09-110页 |
5.2.4 硫酸根和硝酸根电子受体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0页 |
5.2.5 YHH6副产物对HYH5菌群产甲烷影响 | 第110-111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19页 |
5.3.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HYH5混合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1-112页 |
5.3.2 不同碳源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2-114页 |
5.3.3 钼和锌离子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4-115页 |
5.3.4 硫酸根和硝酸根电子受体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5-117页 |
5.3.5 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YHH6副产物 | 第117-118页 |
5.3.6 YHH6副产物对HYH5菌群产甲烷的影响 | 第118-119页 |
5.4 HYH5厌氧产甲烷菌群的应用 | 第119-12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第六章 HYH5菌群降解石油烃产甲烷的机理初探 | 第121-128页 |
6.1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121页 |
6.1.1 主要仪器 | 第121页 |
6.1.2 主要试剂 | 第121页 |
6.2 实验设计和方法 | 第121-122页 |
6.2.1 实验设计 | 第121页 |
6.2.2 实验方法 | 第121-122页 |
6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22-127页 |
6.3.1 HYH5菌群降解同位素标记的甲苯 | 第122-126页 |
6.3.2 HYH5菌群降解链烃的分析 | 第126-12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结论及展望 | 第128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49页 |
附录 | 第149-15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54-155页 |
致谢 | 第155-1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