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诊断学论文

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的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1页
    1.1 本课题的意义及相关的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第10-11页
第二章 DNA测序技术的介绍第11-19页
    2.1 第一代测序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Maxam-Gilbert化学降解法第12页
    2.2 第二代测序技术(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,NGS)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焦磷酸测序技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olexa测序技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SOLiD测序技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半导体测序技术第14-17页
    2.3 第三代测序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并行单分子合成测序技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分子实时合成测序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第18-19页
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9-26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试剂与耗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0页
    3.2 样本的采集、保存和运输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本的运输第22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样本前处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降低宿主核酸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DNA提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病原建库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信息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报告解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敏感性测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重复性测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特异性测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准确性测试第25-26页
第四章 技术流程确立及方法学验证第26-42页
    4.1 检测技术的流程确立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痰液液化处理方法优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本浓缩技术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降低宿主核酸方法确定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DNA提取方法确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病原建库方法优化第30-33页
    4.2 检测技术的方法学验证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敏感性验证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稳定性验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特异性验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准确性验证第37-39页
    4.3 检测技术的应用第39-42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2-4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附件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慢性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及其主观和客观指标相关性分析
下一篇:患者性别角色对女性态度与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