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工作流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2.1 工作流相关规范 | 第15页 |
1.2.2 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工作流技术发展趋势 | 第16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5 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方向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页 |
1.4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工作流与工作流管理系统概述 | 第19-26页 |
2.1 工作流基本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1.1 工作流的相关概念和术语 | 第19页 |
2.1.2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模型及解析 | 第19-20页 |
2.1.3 工作流引擎内部对象 | 第20-21页 |
2.1.4 工作流的控制模式 | 第21页 |
2.1.5 工作流之资源模式 | 第21-22页 |
2.2 工作流管理系统概述 | 第22-25页 |
2.2.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| 第23-25页 |
2.2.2 工作流技术面临的问题 | 第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基于工作流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6-42页 |
3.1 基于工作流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提出 | 第26-27页 |
3.1.1 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| 第26页 |
3.1.2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1.3 基于工作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| 第27页 |
3.2 业务需求分析 | 第27-36页 |
3.2.1 日常管理 | 第28-33页 |
3.2.2 预算管理 | 第33页 |
3.2.3 家具与房屋管理 | 第33-35页 |
3.2.4 车辆管理 | 第35-36页 |
3.3 系统用户和角色 | 第36-37页 |
3.4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5 非功能需求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5.1 安全、可靠性需求分析 | 第38页 |
3.5.2 完整性需求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6 设备需求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6.1 条码标签卡需求 | 第39-40页 |
3.6.2 条码标签卡打印机需求 | 第40页 |
3.6.3 手持采集终端设备需求 | 第40-4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基于工作流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| 第42-64页 |
4.1 实现目标与软件功能 | 第42页 |
4.2 系统基于C/S与B/S结合的技术架构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3 固定资管理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45页 |
4.5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| 第45-48页 |
4.5.1 系统设置 | 第45页 |
4.5.2 基础资料 | 第45-46页 |
4.5.3 资产管理 | 第46-48页 |
4.6 固定资产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 | 第48-53页 |
4.6.1 工作流系统体系结构 | 第48-50页 |
4.6.2 工作流系统表单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6.3 工作流系统流程设计 | 第51-53页 |
4.7 基于用户角色与权限的数字身份验证在涉军资产信息中的应用 | 第53-56页 |
4.7.1 基于USB Key和密码的双因子数字身份验证设计 | 第53-55页 |
4.7.2 基于用户角色和权限的涉军信息保密措施 | 第55-56页 |
4.8 数据库设计 | 第56-63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| 第64-72页 |
5.1 系统主界面 | 第64-68页 |
5.2 开发规范 | 第68页 |
5.3 界面风格 | 第68页 |
5.4 系统的测试环境 | 第68-69页 |
5.5 测试工具 | 第69页 |
5.6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69-70页 |
5.7 系统测试结果 | 第70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