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及原因研究 | 第13页 |
1.2.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民生财政 | 第17-22页 |
2.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与内容 | 第17-18页 |
2.1.1 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| 第17页 |
2.1.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2.1.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责任 | 第18页 |
2.2 民生财政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| 第18-20页 |
2.2.1 民生财政的内涵 | 第18-20页 |
2.2.2 民生财政的基本特征 | 第20页 |
2.3 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度 | 第22-35页 |
3.1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1 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,绩效偏低 | 第22页 |
3.1.2 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| 第22-23页 |
3.2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| 第23-35页 |
3.2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| 第23-24页 |
3.2.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 | 第24-26页 |
3.2.3 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量化数据选取 | 第26-28页 |
3.2.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测算 | 第28-33页 |
3.2.5 财政支出结构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5-49页 |
4.1 税收因素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35-39页 |
4.1.1 税收因素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 | 第35-36页 |
4.1.2 我国现有税收制度的特点、作用与趋势 | 第36-38页 |
4.1.3 分税制、结构性税收与税收改革 | 第38-39页 |
4.2 二元制经济结构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39-41页 |
4.2.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基本公共服务 | 第39-40页 |
4.2.2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方向 | 第40-41页 |
4.3 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41-44页 |
4.3.1 我国转移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4.3.2 转移支付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分析 | 第42页 |
4.3.3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优化方向 | 第42-44页 |
4.4 政府定位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44-46页 |
4.4.1 政府定位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渠道 | 第44-45页 |
4.4.2 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5 政府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46-47页 |
4.5.1 政府间财力与事权配置不对称 | 第46-47页 |
4.5.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乏 | 第47页 |
4.5.3 基于财权事权匹配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方向 | 第47页 |
4.6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政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5.1 因地制宜,加大对中、西部地区的投入 | 第49-51页 |
5.2 积极探索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| 第51页 |
5.3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,明确财权 | 第51-52页 |
5.4 明确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