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方法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本文创新处与不足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| 第15-20页 |
·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表现形式 | 第15-16页 |
·经济刺激计划 | 第15页 |
·碳关税贸易壁垒 | 第15-16页 |
·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| 第16页 |
·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特征 | 第16-20页 |
·对华贸易保护措施趋向密集 | 第16-18页 |
·向高科科技产品延伸 | 第18页 |
·向产业、政策层面蔓延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根源分析 | 第20-29页 |
·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凯恩斯贸易保护理论 | 第20页 |
·福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0页 |
·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 | 第20-21页 |
·地区经济贸易保护论 | 第21页 |
·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现实分析 | 第21-29页 |
·欧盟失业率攀升 | 第22-23页 |
·欧盟政府债务负担加重 | 第23-25页 |
·中国出口额快速增长 | 第25-26页 |
·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存在软肋 | 第26页 |
·中国企业与行业协会、政府间未形成联动机制 | 第26-27页 |
·WTO制度缺陷和中国"非市场经济地位"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企业不标准的会计核算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后危机时期欧盟对华贸易保护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| 第29-38页 |
·后危机时期欧盟贸易保护对中国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出口数量和出口竞争力下降 | 第29页 |
·引起"连锁反应"威胁出口 | 第29页 |
·缩减就业影响社会稳定 | 第29-30页 |
·对中国企业影响分析:以机电、纺织、陶瓷及钢管为例 | 第30-38页 |
·中国机电出口企业 | 第30-31页 |
·中国陶瓷出口企业 | 第31-33页 |
·中国纺织出口企业 | 第33-36页 |
·中国钢铁出口企业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后危机时期中国企业应对欧盟贸易保护的策略 | 第38-48页 |
·熟悉国际标准、获取行业认证 | 第38-39页 |
·认真研究和遵循本行业的国际标准 | 第38页 |
·主动进行行业内的相互认证 | 第38-39页 |
·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| 第39-40页 |
·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| 第39页 |
·提高出口产品质量,实现以质取胜 | 第39-40页 |
·注重自我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 | 第40页 |
·推行"走出去"战略 | 第40-41页 |
·注重团结合作,共赢发展 | 第40页 |
·注重本土化管理 | 第40-41页 |
·发挥中介咨询组织的作用 | 第41页 |
·开拓新市场、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| 第41-43页 |
·"10+1"框架下拓展东盟市场 | 第41-42页 |
·挖掘中东、非洲地区的潜在市场 | 第42-43页 |
·积极应诉贸易救济调查 | 第43-44页 |
·转变观念、敢于应诉 | 第43页 |
·做好反倾销应诉准备工作 | 第43-44页 |
·构建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系统 | 第44-46页 |
·规范企业成本核算体系 | 第44-45页 |
·改进出口企业的内部控制 | 第45-46页 |
·构建企业境外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 | 第46页 |
·提升出口企业环境竞争力 | 第46-48页 |
·生产低碳化 | 第46-47页 |
·营销低碳化 | 第47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