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结构理论论文

隧道脆性—准脆性围岩连续损伤特征研究

第1章 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损伤力学发展简史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岩石类脆性-准脆性材料损伤研究第12-18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和意义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-21页
第2章 损伤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-35页
    2.1 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Kachanov 损伤概念及其延伸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损伤变量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损伤演化方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损伤本构关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含损伤结构初始边值问题的求解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金属物理学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唯象学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统计学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宏细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3 损伤理论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岩体损伤力学概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损伤变量的定义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有效应力张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岩体损伤本构描述第31-33页
    2.4 岩体损伤检测技术第33-35页
第3章 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特征分区第35-51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况第35页
    3.2 工程地质条件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岩性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构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区域水文地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气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地震第40-41页
    3.3 工程地质特征分区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纵断面分区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横断面分区第44-50页
    小结第50-51页
第4章 爆破作用下围岩损伤特征第51-72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51-52页
    4.2 爆破损伤机理第52-53页
    4.3 围岩爆破损伤模型第53-57页
    4.4 爆破作用下围岩损伤特征描述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围岩爆破损伤特征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爆破损伤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第60-65页
    4.5 爆破作用下围岩损伤及裂纹扩展范围的确定第65-70页
    小结第70-72页
第5章 卸荷作用下围岩损伤特征第72-87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72页
    5.2 卸荷作用下围岩损伤的力学机理第72-73页
    5.3 卸荷作用下围岩弹性本构关系第73-76页
    5.4 卸荷作用下围岩损伤本构关系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受拉条件下围岩损伤演化描述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剪切条件下围岩损伤演化描述第78-79页
    5.5 卸荷作用下围岩裂纹扩展特征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卸荷作用下宏观裂纹扩展特征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卸荷作用下微观裂纹扩展特征第81-84页
    5.6 卸荷作用下围岩损伤及裂纹扩展范围的确定第84-86页
    小结第86-87页
第6章 爆破及卸荷耦合作用下围岩连续损伤特征第87-114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爆破及卸荷耦合作用下围岩损伤力学效应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爆破及卸荷耦合作用下围岩损伤变量的表征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 6.2 声波测试的理论基础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声波测试理论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声波测试确定的损伤参量第92页
    6.3 爆破及卸荷耦合作用下围岩连续损伤特征描述第9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围岩岩体表面声波及损伤参量的确定第9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围岩岩体跨孔声波及损伤参量的确定第105-113页
    小结第113-114页
第7章 结论第114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3页
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3-124页
致谢第124-125页
摘要第125-129页
Abstract第129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传统中国的契约:法律与社会--以土地买卖、典当契约为对象的考察
下一篇:辽宁青城子铅锌银金矿集区成矿条件与成矿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