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虾池驱动及集污特性研究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1.3.1 跑道式虾池管式射流驱动装置研究 | 第16页 |
| 1.3.2 方形圆切角虾池集污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1.4 本文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新型装置研制水动力学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| 2.1 跑道式虾池管式射流装置理论 | 第18-21页 |
| 2.1.1 水头损失计算 | 第18-19页 |
| 2.1.2 能量损失计算 | 第19-20页 |
| 2.1.3 新型驱动装置水力功率计算 | 第20-21页 |
| 2.1.4 理想断面水流流速计算 | 第21页 |
| 2.2 方形圆切角虾池集污理论 | 第21-23页 |
| 2.2.1 二次流流层厚度计算 | 第21页 |
| 2.2.2 污物颗粒受力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集污器理论基础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跑道式虾池驱动装置特性研究 | 第23-33页 |
| 3.1 驱动装置设计 | 第23-25页 |
| 3.2 试验分组 | 第25-26页 |
| 3.3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| 第26-27页 |
| 3.4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3.4.1 射流孔孔数对虾池流速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| 3.4.2 射流孔孔径对虾池流速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| 3.4.3 对照试验 | 第31页 |
| 3.4.4 射流孔出口总面积与虾池流速的关系 | 第31页 |
| 3.5 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3.6 本章小节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方形圆切角虾池集污装置特性研究 | 第33-46页 |
| 4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4.1.1 试验设施 | 第34-35页 |
| 4.1.2 集污装置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| 4.1.3 试验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4.2 图像采集及残饵图像处理 | 第37-40页 |
| 4.2.1 图像采集 | 第37页 |
| 4.2.2 残饵图像处理 | 第37-39页 |
| 4.2.3 数据处理 | 第39-40页 |
| 4.3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4.3.1 集污器直径对集污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4.3.2 集污器开孔高度对集污效果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4.4 讨论 | 第44-45页 |
| 4.5 本章小节 | 第45-4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5.1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5.2 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