硅酸盐水泥—硫铝酸盐水泥基修补材料及防腐抗渗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修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2.1 无机修补 | 第14-16页 |
1.2.2 有机修补 | 第16-19页 |
1.3 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0-28页 |
2.1 原材料 | 第20-23页 |
2.1.1 水泥 | 第20页 |
2.1.2 粉煤灰 | 第20-21页 |
2.1.3 骨料 | 第21-22页 |
2.1.4 丁苯乳液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2.1 水泥成型及养护 | 第23页 |
2.2.2 净浆含气量及密度 | 第23-24页 |
2.2.3 力学性能 | 第24页 |
2.2.4 干燥收缩 | 第24页 |
2.2.5 吸水率 | 第24-25页 |
2.2.6 微观分析 | 第25页 |
2.2.7 耐久性 | 第25-26页 |
2.2.8 流变性 | 第26-27页 |
2.2.9 裂纹分析 | 第27页 |
2.2.10 接触角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-硫铝酸盐水泥的性能研究 | 第28-36页 |
3.1 凝结时间 | 第28页 |
3.2 力学性能 | 第28-29页 |
3.3 干燥收缩 | 第29-30页 |
3.4 水化产物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4.1 XRD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.2 TG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5 微观结构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1 孔结构 | 第32-33页 |
3.5.2 超声波检测 | 第33-34页 |
3.5.3 傅里叶变化 | 第3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超细粉煤灰对复合水泥的性能影响 | 第36-40页 |
4.1 流动度 | 第36-37页 |
4.2 力学性能 | 第37页 |
4.3 抗渗性 | 第37-38页 |
4.4 孔结构 | 第3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丁苯乳液改性水泥的性能影响 | 第40-58页 |
5.1 工作性 | 第40-46页 |
5.1.1 流动度 | 第40-41页 |
5.1.2 含气量 | 第41-42页 |
5.1.3 流变性 | 第42-44页 |
5.1.4 表面张力 | 第44-45页 |
5.1.5 丁苯乳液对水泥浆体流变性的改性机制 | 第45-46页 |
5.2 力学性能 | 第46-48页 |
5.3 干燥收缩 | 第48-49页 |
5.4 防水性能 | 第49-51页 |
5.4.1 吸水率 | 第49-50页 |
5.4.2 抗渗性 | 第50页 |
5.4.3 接触角 | 第50-51页 |
5.5 耐久性 | 第51-54页 |
5.5.1 抗冻融循环 | 第51-52页 |
5.5.2 抗氯离子侵蚀 | 第52-53页 |
5.5.3 抗硫酸盐侵蚀 | 第53-54页 |
5.6 微观结构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6.1 孔结构 | 第54-55页 |
5.6.2 SEM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修补砂浆的界面性能研究 | 第58-64页 |
6.1 粘结强度 | 第58-59页 |
6.2 干燥收缩 | 第59页 |
6.3 水分传输 | 第59-61页 |
6.4 SEM分析 | 第61-6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7.1 结论 | 第64-65页 |
7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