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3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1.3.1 关于村改居社区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.3 关于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.4 对以往文献的总结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设计 | 第20-23页 |
1.4.1 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1.4.2 理论视角 | 第20-21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.4 研究对象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 | 第23-39页 |
2.1 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3页 |
2.2 村改居初期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 | 第23-28页 |
2.2.1 生活方式的适应 | 第23-25页 |
2.2.2 工作方式的适应 | 第25-27页 |
2.2.3 社会交往的适应 | 第27页 |
2.2.4 心理方面的适应 | 第27-28页 |
2.3 村改居初期的应对策略 | 第28-34页 |
2.3.1 个体层面 | 第28-32页 |
2.3.2 社区层面 | 第32-33页 |
2.3.3 政策层面 | 第33-34页 |
2.4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现在的社会适应状况 | 第34-39页 |
2.4.1 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| 第34-35页 |
2.4.2 工作方式逐步稳定,适应城市的消费习惯 | 第35-37页 |
2.4.3 社会交往丰富化,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| 第37-38页 |
2.4.4 逐渐认可市民身份,社区归属感增强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| 第39-47页 |
3.1 适应的变化趋势 | 第39-41页 |
3.1.1 适应困难期 | 第39-40页 |
3.1.2 适应探索期 | 第40页 |
3.1.3 逐步适应城市化 | 第40-41页 |
3.2 适应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47页 |
3.2.1 村改居年限 | 第41页 |
3.2.2 个体层面 | 第41-43页 |
3.2.3 家庭层面 | 第43-44页 |
3.2.4 社区层面 | 第44-45页 |
3.2.5 政策层面 | 第45-46页 |
3.2.6 城乡文化差异性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对策和建议 | 第47-51页 |
4.1 家庭层面 | 第47页 |
4.2 社区层面 | 第47-49页 |
4.2.1 社会工作直接介入 | 第47-48页 |
4.2.2 社会工作间接介入 | 第48-49页 |
4.3 政策层面 | 第49-51页 |
4.3.1 探索针对老年农民的拆迁补偿政策 | 第49页 |
4.3.2 出台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政策和就业帮扶政策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小结与讨论 | 第51-5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1-52页 |
5.2 讨论 | 第52-53页 |
5.3 不足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