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可扩展网络服务模型中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网络服务模型及其服务扩展能力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新型网络服务模型研究现状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-18页
第二章 可扩展网络服务模型概述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服务提供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2.3 “可扩展”特性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研究第24-34页
    3.1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3.2 研究思路第25-27页
    3.3 原子服务的描述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概念模型描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功能特性描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例:时钟原子服务的描述第29-31页
    3.4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扩展性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自身的可扩展特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对模型可扩展性的支持第31-3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四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实现第34-46页
    4.1 相关技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DLL封装技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第35页
    4.2 具体实现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现模型:原子服务类的继承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文字描述:XML描述文档第39-42页
    4.3 实例:时钟原子服务描述的实现第42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五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应用第46-66页
    5.1 应用概述第46页
    5.2 直接应用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本原子服务的描述和实现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原子服务的扩展性描述第53-55页
    5.3 间接应用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有连接/无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重构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有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扩展第61-6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第66-78页
    6.1 实验方案设计概述第66页
    6.2 实验平台部署及实验系统搭建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环境简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支持可扩展网络服务模型的控制引擎系统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0号服务实例概述第68-69页
    6.3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可行性验证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实验方案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实验步骤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实验结果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6.4 有连接/无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描述和重构实验验证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实验方案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实验步骤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实验结果分析第74页
    6.5 有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扩展实验验证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实验方案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实验步骤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实验结果分析第76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7.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78页
    7.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改进第78-80页
致谢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4页
附录第84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交网络中用户产生内容的可信度分析方法研究
下一篇:主动Web站点指纹攻击技术的研究和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