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传统网络服务模型及其服务扩展能力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2.2 新型网络服务模型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可扩展网络服务模型概述 | 第18-24页 |
2.1 基本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2 服务提供机制 | 第19-20页 |
2.3 “可扩展”特性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研究 | 第24-34页 |
3.1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 研究思路 | 第25-27页 |
3.3 原子服务的描述方法 | 第27-31页 |
3.3.1 概念模型描述 | 第27-28页 |
3.3.2 功能特性描述 | 第28-29页 |
3.3.3 实例:时钟原子服务的描述 | 第29-31页 |
3.4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扩展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.1 自身的可扩展特性 | 第31页 |
3.4.2 对模型可扩展性的支持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实现 | 第34-46页 |
4.1 相关技术 | 第34-35页 |
4.1.1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| 第34页 |
4.1.2 DLL封装技术 | 第34-35页 |
4.1.3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| 第35页 |
4.2 具体实现 | 第35-42页 |
4.2.1 实现模型:原子服务类的继承 | 第36-39页 |
4.2.2 文字描述:XML描述文档 | 第39-42页 |
4.3 实例:时钟原子服务描述的实现 | 第42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应用 | 第46-66页 |
5.1 应用概述 | 第46页 |
5.2 直接应用 | 第46-55页 |
5.2.1 基本原子服务的描述和实现 | 第46-53页 |
5.2.2 原子服务的扩展性描述 | 第53-55页 |
5.3 间接应用 | 第55-64页 |
5.3.1 有连接/无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重构 | 第55-61页 |
5.3.2 有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扩展 | 第61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| 第66-78页 |
6.1 实验方案设计概述 | 第66页 |
6.2 实验平台部署及实验系统搭建 | 第66-69页 |
6.2.1 实验环境简介 | 第66-67页 |
6.2.2 支持可扩展网络服务模型的控制引擎系统概述 | 第67-68页 |
6.2.3 0号服务实例概述 | 第68-69页 |
6.3 原子服务描述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| 第69-72页 |
6.3.1 实验方案 | 第69页 |
6.3.2 实验步骤 | 第69-70页 |
6.3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6.4 有连接/无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描述和重构实验验证 | 第72-74页 |
6.4.1 实验方案 | 第72-73页 |
6.4.2 实验步骤 | 第73-74页 |
6.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4页 |
6.5 有连接网络通信服务的扩展实验验证 | 第74-76页 |
6.5.1 实验方案 | 第74-75页 |
6.5.2 实验步骤 | 第75-76页 |
6.5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6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78页 |
7.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改进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附录 | 第84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4页 |